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每一棵老葵上,都係著被拯救的渴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9 16:02:39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水彩《冬遠》,2005年。

油畫《葵塔》,2006年。

馬爾馬拉海無垠的葵原曾喚醒了許江的童年記憶,而向日葵是他作品中常現的主題。

“每個人的心中都活著一種植物,這些植物與人相伴,常含一番情。果的豐碩總是動人,那盤中的千籽萬籽卻又讓掌心沁著溫潤,相信大自然的造化如此工密,人生也只在其中穿梭。”

身為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最根本、最能夠自我表述的身份其實是一位藝術家。他的思想的力量和心靈的力量一起指向的是城市和大地的風景。他不斷努力探索與嘗試,自覺承擔著當代中國藝壇嚴肅審慎的文化思考和視覺積累,通過深刻的文化思考形成獨特的繪畫取向,又通過自己的繪畫實踐解決文化認識問題,在繪畫中抵達當代文化的通境。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油畫家學會、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被拯救的葵園:許江新作展”將於4月3日至4月25日在上海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將展出許江近年來創作的百餘幅繪畫力作,是許江繼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個展之後的又一次大型綜合性展覽。本次展覽以油畫、水彩、雕塑的綜合形態構成豐富的視覺景象,立體地展現出許江在藝術道路上的最新探索。

2003年以來,許江的作品多以“葵”為題,最新的《葵園》系列是向日葵集體性的、列兵般的呈現。“被拯救”,是許江該系列作品中連續出現的命題。茂密的葵花如生長的城市叢林,是大地上蓬勃不息的生命,也可以看成是畫家行走與守望、思考與敘述的疊合。葵花的群像交織出生命的混響,紮根大地面向天空,對世界和大地“天問”般的思索,是一種向未來延伸的開始。該系列起源於2003年在馬爾馬拉海的土耳其大平原,許江看到葵原無邊無際時的震撼。在2007年的元旦之夜,他寫下了當時的感受:

“那葵與大地同體同色,風燒火燎一般,熠熠然閃著銅光。那葵的極盛和衰老,只在秋夏之間。眼見到的卻是廢墟般的莊重。生命如此倏忽,卻又要在原野上守候著自己,守候一場輝煌的老去。那銅色的葵並不向著太陽,卻獨自傾心,向著同一方向,那裏曾經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天與地的靈犀被這種神秘的牽連,被這莊重的表情所激活。大自然的神性將這一幕永遠塑在大地上。”

馬爾馬拉海無垠的葵原喚醒了許江童年的向日葵,童年的向日葵又喚醒了許江全部的人生經歷和感受,這樣的經歷和感受也是一個時代過去和另一個時代來到的經歷和感受。“每一棵老葵上,都係著一份令人動情的興衰,係著生命被拯救的渴望。”當風景被賦予拯救的命題,當老葵顯現出被拯救的情態時,就呈獻出一片特殊的期待和生機。在遼闊而荒蕪的曠野草木之間,許江找到了適宜發揮他詩意想像的對象。

為配合此次展覽,上海美術館與中國美術學院聯合舉辦了“畫者之思:許江的藝術與思想”學術研討會。4月3日展覽開幕當天,來自海內外的30余位知名藝術家、文學家、批評家與哲學家將齊聚一堂,針對許江的藝術道路以及中國當代繪畫所面臨的情境與問題進行自由而深入的討論,就繪畫的當代視野與策略進行深入的研討,分享對視覺文化與當代藝術的思考和經驗。

許江簡介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1980年代初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係,並赴德國漢堡美術學院研修。作為留學歸國、涉入當代藝術創作的代表,其作品曾應邀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首屆亞太地區現代藝術三年展”、“美術批評家提名展”等海內外重要展覽。

2006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遠望·許江的繪畫”大型個人畫展,曾組織策劃“上海雙年展”、“生活在此時——中國當代藝術展”。出版有畫冊《遠望·許江的繪畫》、《當代藝術與本土文化·許江》、《棋、紙、藝——許江、施慧作品選》、《上海蜃景·許江都市史話之一》、《眺望城市·許江都市史話之二》、《大地上》,出版文集《一米的守望》、《視覺那城》,主編多種學術書籍。作品被中國、美國、德國等地美術館收藏。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15位藝術家走進“回望”
· “畫”室中的畫家——崔小冬
· 天付勁毫——馮遠的中國人物畫
· “80後”藝術家:自己闡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