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憲庭:不關心F4,關心窮藝術家

時間:2008-12-30 10:54:43 | 來源:《廣州日報》

資訊>展評>

  談藝術生出路:

  出路難根本原因是人太多

  廣州日報:近幾年您一直在關心藝術家的生存問題,您説過每年全國藝術院校的畢業生有100萬流落在社會上?

  栗憲庭:這個數字不確切。但數字是挺驚人的,各省都追求升學率,一些不熱愛藝術的人也被趕著去學藝術,因為藝術的分數低嘛,這就增加了藝術考生的量。原來美術學院就那麼幾所,現在幾乎每個大學都有美術學院,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不熱愛藝術但為了得到一個文憑必須去學藝術。

  廣州日報:您是什麼時候感受到藝術類畢業生出路難這種狀況的?

  栗憲庭:我是2000年搬到宋莊的,本來是想退休的,但是這裡突然聚集了大量的人,年年遞增,增加得非常快。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這裡有3000人左右。宋莊是藝術家聚集的最大的一個區域,還有798、草場地、環鐵、酒廠、上苑、索家村、費家村,現在還在擴展,現在幾乎每個村子都在蓋國際藝術區,就是很廉價的工作室的區域,看到這種聚集的現象,就可以看出現在藝術家有多少了。

  廣州日報:為什麼做藝術越來越難?

  栗憲庭:最艱難的時期是上世紀90年代初。其實最好的作品都是那時候産生的。上世紀90年代之後開始藝術商品化,方力鈞畫大頭,很多人畫大頭,這是有問題了,但哪個時代沒問題呢?上世紀90年代後期,藝術變成了一個名利場。

  談宋莊模式:讓窮藝術家富起來

  廣州日報:您看到的藝術家整體生活狀況如何?

  栗憲庭:我看到很多藝術家的生活非常艱苦。宋莊有幾個大牌的藝術家,有很大的房子、好多汽車,可他們只是金字塔塔尖上少數的人,大部分人實際上還是非常貧窮的,生活完全無著落,有的廚房裏只有鹽、醬油、醋、一大堆的白菜和掛麵,沒有任何別的東西。這個問題挺刺激我的,所以就想解決這個問題。

  廣州日報:那您提出來的宋莊模式是怎樣的呢?

  栗憲庭:宋莊模式是以藝術家的生活和創作為基本的聚集地,在這個基礎上又産生了學術、商業、生活這些配套的鏈條,出現一個生態結構,包括學術交流的平臺,比如非營利的美術館用作學術交流,公共圖書館、書店和其他畫廊,基本的框架就是這樣的。藝術家肯定得賣畫,現在很多藝術批評家都在反對藝術的商品化,但是我覺得這是另外一個問題,藝術家經不住商業的誘惑,跟著商業走這是另外一回事情,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沒有贊助藝術家的機構的國家來説,你不讓他商業化他吃什麼?他根本沒辦法活。藝術和大眾之間的關係其實還是需要靠商業來連接。

  廣州日報:這個模式是不是也是慢慢摸索出來的?

  栗憲庭:這個模式現實就是這樣的。有的市長來問我,我説不要模倣,要根據你當地的情況。這個需要當地政府出面,一定要政府出面,不能完全讓它像荒草那樣長下去,像荒草那樣長下去藝術家會死掉。

  談當代藝術:

  當代天價藝術家仍可能升值

  廣州日報:您如何看今年上半年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屢屢拍出天價的現象?

  栗憲庭:那是完全和中國沒有關係的,把中國的藝術品當作礦石弄到西方,然後再製造出産品來,這樣一個市場和中國的藝術、生態、經濟都沒有關係,是個空中樓閣。這個隨著西方次貸經濟的發生好像一下癱倒了,但不像人想像的那樣突然就沒了,其實還存在。今年倫敦拍賣下降了45%,那也沒徹底崩盤啊,我覺得不必要大驚小怪。因為這個東西和我們沒有關係。他們的金字塔是建立在西方的基礎之上的,和中國沒關係。中國人看它起來和衰落都很吃驚。沒想到那個和我們這些人關係沒那麼大,會有影響,但不會影響到狀況。

  廣州日報:現在中國當代藝術動輒拍出幾千萬的F4,業界的説法都是您一手締造出來的,您怎麼看這種説法?

  栗憲庭:我覺得他們忘了一點,我只是前期發現了這些人,按照我的角度,他們是不錯的藝術家,但他們進入市場之後真的和我沒有任何關係了。

  廣州日報:他們的畫賣出了幾千萬,您怎麼看這件事?

  栗憲庭:我覺得從市場的角度説,這個價錢並不嚇人。西方一線藝術家遠比中國一線藝術家的價格高得多,我覺得這些藝術家還有升值的可能性。因為我們必須把他們放入西方市場的金字塔裏去看這個問題。它還有升值的可能。

  廣州日報:這些一線藝術家的畫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出現流拍的現象,宋莊的藝術家的畫是不是也受到影響了呢?

  栗憲庭:我始終感覺不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從來不關心他們誰賣畫沒有。我很晚才知道方力鈞的畫賣多少錢,誰的畫賣多少錢,看到拍賣的記錄後我才知道。

  談自己:

  我被“神話”了

  廣州日報:這麼多藝術家都跑到宋莊來,都是衝著您來的嗎?

  栗憲庭:這個都是謠言了,完全把我神話了。這是不可能的,誰會衝我來呢,都是衝機會來的。

  廣州日報:您對這些藝術家來説也許就是一種機會?

  栗憲庭:這也是一種傳説啦。還有説我是金手指,點撥誰誰就成。還有更神的,第一次開藝術集市時,我騎個自行車去看,在一幅畫前面多停留了半分鐘,然後那幅畫很快就賣出去了,賣很高價錢,第二天就傳到我耳朵裏了。我覺得這裡面多少有演繹的成分。我實際上是被消費了。

  廣州日報:您把宋莊模式送入軌道後,過幾年您想做些什麼呢?

  栗憲庭:閉門思過。過去的30年我們是在完全接受西方話語、概念的情況下做藝術的,回頭想想究竟對不對?我們是否理解了西方的概念?我們能不能換一套説話的方式。

  廣州日報:您打算啥時閉門思過?

  栗憲庭:兩年後吧,兩年後我覺得能把手頭的事情做完。

老栗·瞬間

  1. 隨便“送錢”的“爛好人”

  見老栗那天,正好撞上著名策展人鮑昆帶著一位年輕藝術家登門拜訪。年輕藝術家談著自己的藝術構想,語氣誠懇、執拗,説到動情處,目光低垂。老栗不作聲地轉身進了裏間,出來時手裏拿著一個厚厚的白信封,他把信封推到年輕人面前,“把這個事情做起來,先要生活下去。”

  “您經常這樣資助年輕藝術家嗎?”他們走後,我問老栗。“我沒有那麼多錢給他們,今天是個特例,他的想法要實現需要大量的資金,至少要先生活下去,以後再想辦法。”老栗輕描淡寫地説。

  2. “我從來不和藝術家有錢的關係。”

  老栗的坐騎竟然是一輛非常破舊的捷達。“您捧紅了那麼多大牌畫家,還買不起一輛好車?”我問。“我從來不和藝術家有錢的關係,要不就不能隨便罵他們了。一談到錢,關係就變了。成功的藝術家不在我的視野範圍裏了。”老栗強調。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