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合成時代:新媒體藝術將走進中國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4-02 14:52:47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四大主題 彰顯文化發展趨勢

  本次展覽命名為“合成時代”,意味技術與藝術、科技與文化的介入合成,試圖通過新媒體藝術作品的展覽探討人類文化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展覽涵蓋“身離其境”、“情感數位”、“顯示重組”、“無所不在”四個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主題而展開,力圖證明與展現人類通過對於媒體、通訊技術以及生命文化領域的藝術介入,不懈地追尋理想世界的苦樂參半的過程。

  “身離其境”這個部分試圖描繪在拓展物質身體方面藝術努力的多種途徑,對主體性和倫理準則展開思辨。雖然帶著電子假體、接滿電線的身體展示的是極端的位移姿態,但是一個遠端擁抱的詩意延伸卻幻覺般地實現了人類古老夢想的渴望。展覽的這個部分將焦點集中于電腦空間的最新觀念、跨基因的幻想以及生物電子的來世,重新定義了人和機器的共生現象以及其他的想像性理念。

  “情感數位”考察了多種的數字生活,在這裡機器和裝置成為了有反應的生物。此處的交互活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輸入-輸出的計算程式,而是充滿了敏感性,能夠激發情感的交融以及彼此之間的溝通。這些活動是幽默地、出其不意的或對抗的。有時,這些機器表現得好似完美的同伴,和藹可親,容易理解;而在其他時候,它們似乎滑出了程式設定好了的正確軌道,且越發無法控制。它們以情感與觸覺的結合,為我們對於世界的看法與了解提供了新的角度。

  “顯示重組”,現實的模糊曖昧,是視網膜超載的副産品,這暗示了一種固有的疏遠,藝術家們一直奮鬥想要將其化解。一個重組的現實是一种經過深思和加工處理的現實,無論這深思和處理是多麼的不確定,這種現實重組都是超越現實而擁有其確切感。“現實重組”這個部分提出了存在論上的迫切問題,描繪出我們當代體驗的特點,即,在這種體驗中,笛卡爾式世界觀不再能確保帶來安慰,同時演繹性的推理也不再能找到合適的棲身之處。海森堡的有關不確定性的原則,以及模糊邏輯的誕生,為難以捉摸的現狀和虛擬的確切性打下了基礎。對於空間的看法,不僅僅是將之視為一個純粹的産品,而且也把它看作是一種暫態的流動體,在熟悉與疏遠間不停擺動。展覽的這個部分鑒別了多種不同的藝術方向,在其氛圍中 ,混合現實、虛擬現實以及光學環境向我們揭示出現實的新種類,重塑了我們對於存在的觀念。

  “無所不在”,網際網路已經變異成為一張深入各處、包裹一切的機器聯結之膜,它在全球範圍內運作著,從風險投資到藍芽娛樂,從無所不在的監控到自我管理的聊天室許可權。它是一個帶有時代特徵的網路。它“無所不在”。這個部分中的作品,將網路視為一種質詢的開始,把種種疑問帶入到充滿公共與私人、控制與反控制爭論的領域中,帶入到電腦空間的瘋狂之旅中。它試圖揭示那潛在其中的機制,這機制同時推動和疏遠了我們的官能和敏感性,提醒我們意識到未來世界的複雜境況。

  展覽中的作品探索了那些不受規矩束縛的幻想的軌跡,從超越肉身的渴望到人造合成世界的建構,從遠端資訊通訊的夢幻到跨基因的混合物,挑戰著我們有關現實和人類的概念以及慣常看法。在這個艱苦但浪漫的過程中,人與機器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感覺與數位之間彼此的合作與對抗,向我們表明瞭在這永恒的爭鬥中,控制與屈服,開發與反操縱是構成人類生存現實的重要驅動力量。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首屆郵輪遊艇裝飾設計研討會
· [專稿]中國新銳畫家大獎(CAP)
· [專稿] 紐約佳士得春拍綜述
· [專稿] 王茂繪畫作品個展
· [專稿] 寧靜的世界——劉丹暉油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