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
10月30日,《汪建偉:時間寺》在紐約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汪建偉首個在美國舉辦的美術館個展。
《時間寺》是古根海姆美術館“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當代藝術計劃”的三個委約創作展覽的首展,旨在探索在全球背景下,中國藝術家如何通過概念和作品來塑造當代藝術。委約作品將以何鴻毅家族基金藏品的名義,成為古根海姆美術館的永久館藏。展覽由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策展人湯偉峰 (Thomas J. Berghuis) 和亞洲藝術助理策展人桂嘉慧 (Stephanie Kwai) 策劃,是三星亞洲藝術資深策展人孟璐 (Alexandra Munroe) 率領的古根海姆亞洲藝術計劃一部份。
汪建偉向以其大膽無畏的概念實踐而著稱,幾十年來,對中國的前衛藝術作出了重要貢獻。此次展覽共分為三部分,其中包括多媒體裝置、電影與現場演出。
巨幅的四聯屏繪畫使塔樓二樓畫廊的裝置藝術品顯得格外搶眼。乍一看,這幅作品以直白的方式描繪了一場普通的會議,畫中有男有女,接近於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顏色以藍、灰和米色為主,顏色低調。
但是近看則不難看出畫家試圖運用四塊畫屏探索時間和空間的觀念。畫中相同姿勢的人物重復出現,但卻是在不同的畫框中。這些畫面看似連續,彷彿是單一場景相機定格鏡頭的層層迭加。醒目的黃色線條在畫屏交接處重疊,如同陽光照射的光線。根據畫家的構思,畫作裝在經特別打造深度不一的畫框裏,使作品定位在一個類似于劇院舞臺的背景當中。
不管這幅四聯屏畫作表現的這種接近現實主義的手法有多麼隱晦,它還是在畫廊另一端的第二件作品中得到呼應:它是一幅體現顯微鏡下細胞結構剖面的抽像圖,畫面著滿黃色。通過這一科學抽像形式,藝術家讓我們對週遭世界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抽像更加難以區分。這兩幅作品挑戰觀者的感官,激發出多種不同的解讀,並且遊走于現實與抽像之間,拉近了二者的距離。藝術家如是説:“以風格或色彩等傳統詞彙來思考繪畫是沒有意義的,更重要的,是將繪畫作為一個對時間的詮釋。”
汪建偉,《時間寺》,2014 年,丙烯、油彩、帆布,210 x 301 公分
在這兩幅作品之間,從主入口處到畫廊盡頭佈置了一系列流動的雕塑。在某些階段中,複雜、多變的形狀象徵著人體的凸起和縫隙,而在另一些階段中,作品則呈現出碎片化的建築幾何形狀。這些雕塑背後有一個密集勞動的過程,包括多重層迭木材的裁切與接合,再加上金屬、橡膠、及藍色和黃色漆的運用。
事實上,汪視創作過程為一場“排演”,他在沒有計劃雕塑最終形態的情況下進行創作,僅僅對前一日創作所産生的移動的角度、形式、線條和平面做一個日常、流動的響應。這些雕塑變換的角度和平面,記錄下藝術家創作過程中時間和空間的轉換。
整個展覽期間,新媒體劇院將放映電影新作《時間消失的早晨》。故事靈感來源於法蘭茲·卡夫卡的小説《變形記》(Die Verwandlung,1915 年),本電影將電影布景與魔幻現實主義相結合,將抽像的層次融入故事當中。電影講述了一個年輕人舉家從農村搬到北京,原本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夢想。“有一天”,汪建偉描述道,“當這個年輕人醒來時,發現自己頭上長出了魚鰓,身體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異。”《時間消失的早晨》探討今日中國,對現實的感知和解讀之間的差距,影片在敘事與抽象的片斷之間來回切換。在變形的狀態下,這位年輕人唯一剩下的只有時間。
《時間寺》的現場演出部分名為《螺旋坡道圖書館》,聚焦于思想如何在美術館空間內聚集與流動。這部作品的靈感分別汲取自美國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 (Frank Lloyd Wright) 對古根海姆美術館的設計以及阿根廷作家豪爾赫·劉易斯·博爾赫斯 (Jorge Luis Borges) 的短篇小説《巴別塔圖書館》(La Biblioteca de Babel,1941 年)。演出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將召集演説者以精心編排,猶如交響樂的聲音和敘事講述總共十個主題,聲音經放大後響徹圓形大廳。這十個主題分別是:諾斯底主義、圖書館、地圖、宇宙、氣象、消失、豪爾赫.劉易斯.博爾赫斯、阿根廷、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和古根海姆。
(左)汪建偉,《時間寺 四》,2014 年,木、工業噴漆.(右)汪建偉,《時間寺 五》,2014 年,木、鋼
通過他獨具個人特點的不斷演變成形的排演過程,藝術家將運用第一場演出的錄音,作為第二部份演出的劇本基礎,並在展覽的最後一週進行演出。
劇場是汪建偉眾多作品的基礎,包括繪畫、雕塑、裝置、攝影、電影和基於時間的演出。《時間寺》也不例外。從標題中就暗示了藝術家主要關心的問題,即人們如何思考和體驗時間。對於汪建偉而言,時間是抽像且真實、有限並具潛能、靜止而又流動的。它意味著一種不確定的狀態,跟他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細微觀察,和對絕對意識形態的抗拒有關。
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館長和基金會總監理查德德·阿姆斯特朗 (Richard Armstrong) 表示:“《時間寺》展覽是‘古根海姆亞洲藝術計劃’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該計劃自 2006 年以來擴大了我們的關係網路,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和館藏。”他並指:“正是因為何鴻毅家族基金的遠見和慷慨,以及汪建偉的藝術願景,使我們能夠通過此次和日後的委約展覽,持續展現我們與創作于當前中國、充滿革新思維的當代藝術的緊密關係,我們為此感到非常自豪。”
“當代藝術是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社會和文化變遷的重要方式。”何鴻毅家族基金主席何猷忠 (Robert Y. C. Ho) 説。他續指,“中國當代藝術正快速崛起。和當代藝術在其他社會中的地位一樣,它的角色也充滿挑戰性。它質疑陳規,並啟發人們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他們所處的世界。通過在古根海姆的新委約作品展,基金希望觀眾能夠更深入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和文化,以及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伴隨《汪建偉:時間寺》展覽,將有一本約 128 頁的全彩附圖雙語展覽圖錄(英文和繁體中文)出版。這本出版物將囊括兩篇學術性文章和一篇藝術家親撰的文章: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策展人湯偉峰的文章導讀汪建偉的藝術;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藝評暨理論家高士明講述藝術家的作品與中國當代藝術的關係;汪建偉的藝術家陳述則是他自述其藝術實踐的理念。同時附有大量的圖版、詳細大事紀、專文選集與展覽歷史。
展覽將展出至2015年2月16日。
展覽相關教育活動如下: 電影:《時間消失的早晨》 週五–週二,下午 1 時
晚間首映會 11 月 1 日,週六,下午 5 時 《時間消失的早晨》(2014 年,55 分鐘)特別放映會,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客座教授 John Rajchman 作映前介紹。
汪建偉與Hans Ulrich Obrist的對話 11 月 12 日(星期三),下午 5:30 汪建偉將與倫敦蛇形畫廊展覽和計劃聯合總監、國際項目總監Hans Ulrich Obrist一起,討論他在藝術、科學和哲學等多個領域的實踐活動。對話將以英文和中文進行﹔現場將安排實時傳譯(將中文翻譯成英文)。
何鴻毅家族基金系列講座首場講座 「當代藝術與中國的全球化轉向」 12 月 2 日,週二,下午 6:30 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策展人湯偉峰博士將審視汪建偉等中國藝術家的角色。他們在探討普遍形式時考慮新的選擇,並努力尋求在作品中以更多元的視角來看待文化和身份。
課後影片製作 1 月 13、20、27 日,2 月 3 日和 10 日,週二,下午 4 時 –6:15 面向 5–7 年級(11–13 歲)的學生開放。這一影片製作課程分多節課進行,邀請學生在《汪建偉:時間寺》的啟發下合作進行藝術創作。學生將齊心協力創作一部短片,培養數位製作和編輯的能力。
數位家庭工作坊:探討變形 1 月 31 日,週六,上午 10:30–下午 1時 對有 7-12 歲兒童的家庭開放。由教學藝術家 Joseph Weissgold 和 Liz Arum 帶領的一個有關《汪建偉:時間寺》的互動工作坊。結合數位和傳統媒界,邀請參加者創作自己的雕塑。
《螺旋坡道圖書館》 2 月 12 日,週四,晚上 7時 和 9 時 由汪建偉編劇的現場演出,靈感來自於美術館的物理空間、作家和詩人豪爾赫·劉易斯·博爾赫斯的作品以及時間和空間觀念。晚上9時的演出增設藝術家問答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