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海外

梅爾·博克納畫筆下的“胡言亂語”(Blah)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4-29 16:42:2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梅爾·博克納 《胡言亂語》(Blah) 2008年

梅爾·博克納(Mel Bochner)是美國最有代表性的觀念藝術家和批評家之一。他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用文字、數字和幾何作為其藝術創作的內容,從而促使人們觀看和反思語言。

而五十年前梅爾·博克納(Mel Bochner)剛到紐約的時候並不是藝術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當猶太博物館的保安,時薪1美元,但在晚上他從未放棄過畫畫。最終他因為在路易斯·內維勒森(Louise Nevelson)的雕塑作品後面睡覺而被炒魷魚了。也因此博物館在梅爾·博克納的工作生涯中扮演的角色從此轉變了。在1966年,博克納為《紐約藝術雜誌》寫了一篇評論稿,內容是關於這家博物館的里程碑式展覽——極簡主義展覽,在文中他用到了“初級結構”這一詞語從而為極簡主義運動做出了界定。

他受到了抽象表像主義藝術家和第一代波普藝術家的影響,例如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文字成為了博克納藝術創作的基石。“Thesaurus”(同義語詞典)一詞有“寶庫”(treasury)和“倉庫”(storehouse)之義,由英國醫師彼得·馬克·羅吉特(Peter Mark Roget)所創造。羅吉特于1805年開始編撰同義詞和反義詞詞庫作為寫作輔助。博克納的“同義詞字典”系列繪畫 (2003–11), 就是受到了這本詞典的啟發,每件作品都是最初的一個單詞後面跟隨著一系列的同義詞,而那些有鮮明的色彩則擾亂了觀眾對文字的閱讀,因此要閱讀他的藝術作品就要將文字與色彩相結合。他的“Blah, Blah, Blah” (廢話)系列作品(2008–12)已經成了他的代表作品,“Blah”(胡言亂語)這一詞語也已經成為了他的專屬藝術語言。

他在藝術作品中一直都在探討語言的詮釋與誤讀,正如他在多幅作品中所表達的那樣“語言是不明晰的”,因此他藝術作品中的文字通常都很模糊。例如,2003年的作品《無意義》中, “mumbo”(胡説) and “jabber” (含糊地説)用了醒目的綠色和藍色,在橙色的背景的映襯下尤為突出,而橙黃色的“nonsense”(廢話) and “babble”(胡言亂語)則幾乎融進了背景色之中。與同時代其他那些以文字為創作內容的藝術家不同,博克納意在讓人們去詮釋他的作品,也期待得到不一樣的解答。

諾曼·L·克裏布拉特(Norman L. Kleeblatt)是紐約猶太博物館的主要策展人,他認為“重復和再創造在梅爾的作品中佔有主要地位”。他的作品中經常用到同義詞、猶太語中的詞彙,以及重復的“blah”(胡言亂語)。“本博物館將會展出博克納的多幅作品,這些作品將會向觀眾展出這位藝術家是怎樣將一個觀念或者一個物品再創造從而賦予其完全不同的意義。” 博克納注意到,在近幾年來,人們在美術館中參觀時很喜歡在他的作品前拍照留念,尤其是在“Blah, Blah, Blah”(胡言亂語) 系列作品前。藝術家説道“這些作品像是能夠觸摸到人們的負面情緒,在這些作品面前拍照也是發泄負面情緒的一種方法,這無疑像是剛享用完一碗心靈雞湯,那些負面情緒也就煙消雲散了。”(編譯/孟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