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透視紐約弗裏茲藝博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14 16:50:54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最近,世界似乎成了一場巨大的藝術博覽會。

5月的上海先後有中日韓藝術精品博覽會、春季藝術沙龍與新創的酒店藝博會——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北京有剛閉幕的“藝術北京”,而香港藝博會又將在5月16日拉開帷幕(去年香港藝博會創造了參與者的紀錄),今年新德里舉行的印度藝博會同樣展現了金磚四國的市場威力。倫敦《金融時報》引用了一位參展畫廊的話,“藝博會的興起”已是一個全球現象。

在紐約,光是3月就接連舉辦了10場藝術博覽會。而在5月4日至7日,倫敦弗裏茲(Frieze)藝博會又登陸紐約。弗裏茲藝博會登陸紐約,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或許是它是否會取代紐約軍械庫藝術展。軍械庫藝術展在今年3月舉行,其執行主席Noah Horowitz在被問及是否感到弗裏茲帶來的威脅時表示,“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即便如此,他顯然感到了來自競爭者的壓力,“我們今年的展覽是幾年來整容最強大的。”

紐約被很多人認為是當代藝術收藏最重要的城市,全球藝術市場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也許一個春天就能容下兩個藝博會並不足為奇。然而重要的畫廊和收藏者想必會在兩者中選擇其一。

弗裏茲選擇了5月,這個時候,很多重要收藏家正聚集到紐約參加蘇富比(微網志)和佳士得舉辦的拍賣會,特別是今年蒙克的《吶喊》吸引了頂級買家的目光。Horowitz認為藝博會和拍賣會同期舉辦是一柄雙刃劍,因為“買家可能會先到二級市場淘淘貨,再來參觀一級市場”。這樣資金就分流了。

弗裏茲精心選擇了東河上的蘭德爾(Randall)島作為藝博會舉辦地。這裡曾是貧民區所在,人們曾經懷疑紐約人是否願意千里迢迢穿越曼哈頓、搭乘渡輪來到會場。但在島上,弗裏茨擁有足夠的空間搭起巨型帳篷,由年輕的布魯克林建築師組合SO-IL設計的白色帳篷沿著河岸曲折蔓延。

就像大多數此類規模的博覽會,邀請了少量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畫廊,而歐美畫廊則是其主力。180個攤位似乎不像一些號稱“一站式藝術購物商場”那樣擁擠而喧鬧,試圖呈現為博物館似的空間,重質不重量。

《衛報》的Jason Farago對比發現,紐約弗裏茲藝博會和它在舊大陸的表兄相比,顯得保險和穩健。

來自日本東京的畫廊主Atsuko Ninagawa表示,“我喜歡弗裏茲的感覺,它不像那種只談交易的藝博會,你可以更多關注藝術。”她特別提及了帳篷中的獨特感受,“如果在曼哈頓一幢高樓裏,你會覺得身處權力結構之中。”

有人熱情參與,同樣有人冷眼旁觀。“而今,藝術家已經成為了藝術界的工蜂,不論他們自己是否有這樣的意識。藝術商和收藏者主導著局面,他們衣冠楚楚,出席各種藝術界高端活動,比如弗裏茲藝博會,交易這些包裝精美的産品。”Holland Cotter在《紐約時報》總結了當前的藝術模式,他同時表示,“希望哪天有人能夠寫寫21世紀的藝博會社交史,同樣也將是一個時代的藝術史。每個人都像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人人都在私底下説自己有多麼痛恨藝博會,但無一例外又會出現在會場上,滿臉堆笑,到處搭訕。然後是常規行程,工作室、藝術空間,小小的旅行,到加爾各答、布加勒斯特、裏約熱內盧、開普敦……”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抗議者同樣聚集到了紐約弗裏茨,在藝術和金錢交匯之處,慷慨陳詞,表達對於1%和99%之間鴻溝愈演愈烈的不滿。

“問題是,誰在這些大家參與其中的工作中受益,”佔領博物館運動參與者、藝術家Tal Beery表示,“藝術市場已經持續增長了10年之久,但是財富逐漸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弗裏茨就跟很多百貨商場風格的博覽會一樣,藝術只是以其標簽價來衡量。”佔領活動的組織者Imani Brown表示。

除了通常的標語和橫幅,參與者還將舉辦“免費藝術交換博覽會”,以“物品、工藝品、資訊和提案”交換任何其他東西。3月在軍械庫藝術展之外,也有類似活動舉辦。

開幕時分,這些抗議者被警察暫時驅趕到藝博會貴賓視野外的小角落。但在週末,他們依舊正兒八經舉辦了兩場相關活動,其中一項名為“藝術不是博覽會:99%人的收藏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