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國外藝術品經紀人愛“抱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1 16:44:16 | 文章來源: 《世界新聞報》

“聯合則生,分裂則死!”作為一個信條,寫在美國某藝術品經紀人協會的網站上

歐美影視劇中常有這樣一類角色,他們穿梭于藝術沙龍、畫展和拍賣會場,發掘有潛力的古舊藝術品,提拔尚未嶄露頭角的藝術新銳。他們幫助多金卻缺乏藝術眼光的投資者搜尋獵物,也會收購看好的藝術品,等待藏家到府。他們便是藝術品經紀人,一個被影視劇高度風格化的群體,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發展成熟的精英行業。

國外經紀人準入制度嚴

李彥君告訴記者,國外有著成熟的經紀人準入制度,經紀人要經過考核機構批准,取得資格之後才能從事藝術品經紀活動。

在國外,藝術品經紀人是一個常見職業,他們是藝術與財富的居間人,卻不是單純的掮客。他們具有豐厚的知識貯備和經驗,能準確判斷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作品的特徵,又對藝術市場的個中“法門”有清晰的判斷。

在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都有藝術品經紀人的非營利性行業聯盟或協會,這些協會多采取邀請制,由董事會主席向藝術品經紀人或公司發出邀請。在認定會員資格時,協會除了強調會員的名望、信用和專業能力,還特別注重會員對地區文化生活的貢獻,如是否出版過有較高學術水準的書籍、舉辦過高水準展覽。

誠信是藝術品經紀人的生命線,國外的藝術品經紀人協會似乎並不吝惜保真的承諾。美國古部落藝術品經紀人協會在官方網站上寫道,“保證出售給買家的藝術品是真實的、有文化代表性……如果作品不真則全額退款。”

這家協會成立於1988年,所謂古部落藝術品,其實主要是與印第安部族有關的藝術品。眾所週知,印第安藝術在美國歷史和社會中有政治敏感性。當年,幾位發起人深感各自為戰的劣勢,希望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直到今天,“聯合則生,分裂則死!”仍然作為一個信條,書寫在該協會的網站上。

西方藝術品有戶口本

建立現代藝術品經紀人制度,除了經紀人本身的資質和從業經驗,還需要有科學的鑒定和評估制度。

龔繼遂是中國收藏界為數不多的評估人之一,現任中央美院藝術管理教授。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鑒賞中國》週刊記者採訪時他表示,國外的長期文化建設和制度建設對藝術品經紀人行業的成熟極為重要,專業的經紀人和評估機構都有完備的法律監管機制。

“中國和西方相比,藝術品基本的學術、文化和制度建設還沒有建立。”龔繼遂説。一個作品的真偽在國外有幾個基本概念支撐。比如他們有“某一藝術家系統作品的檔案”,如同一個家庭的戶口本。

西方藝術品檔案是從近現代作品開始建設的。現在,西方已擁有藝術品“流傳有序的記錄檔案”,作品的轉手交易、持有、變賣都有系統檔案,包括交易年份和價格等。

中國沒有藝術品的傳承歷史、學術檔案和完備的交易記錄,這方面的工作已引起了藝術市場的重視。雅昌正為油畫家提供創作檔案、圖片的整理服務;吳作人基金會也開始著手為吳作人作品建檔。這無疑將為經紀人對藝術品的判斷和估價提供幫助。

相關連結:

藝術品,投機還是投資

法國VO&LUM 公司藝術收藏顧問吳昊告訴記者,藝術品首先在數量上是有限的,而且其估值有不確定性,其風險和利潤同時都非常高,因此有些人也會把藝術品當成投機産品。歐洲人整體對藝術品的欣賞水品,以及對藝術品的判斷和認識要比中國更為成熟,投機的成分要遠遠低於中國人。

龔繼遂也表示,中西方文化體現在收藏文化和藝術品的交易上,差異很大,藝術品的投資功能,在中國得到了一種極度的彰顯,這個也是西方望塵莫及的。

與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網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