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弊者》 現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喬治·德·拉圖爾是17世紀美術史上一位擅長描繪光線與陰影的大師,畫作特色在於利用燭光來創造獨特的效果,人物在燭光下忽隱忽現,光線的變幻細微精緻,從而充分顯示出其藝術特色,被人們尊稱為“燭光畫家”。
拉圖爾是一位非常神秘的畫家,因為太過神秘,確切的生平和經歷至今不詳,只知道他1593年生於法國呂內維爾附近,父親是麵包師。拉圖爾在世期間可謂名利雙收,曾贏得法王路易十三的鍾愛。但他去世後卻默默無聞,一些作品長期被認為出自勒南兄弟、委拉斯貴支、蘇瓦爾蘭之手,直到20世紀30年代在尼科爾和沃斯的努力下才恢復歷史本來面目。
拉圖爾是極有個性的畫家。他畫世俗題材,也畫宗教題材,都富有日常生活特色,即使聖經傳説中的人物,描繪得也像當地農民,形象質樸,端莊自然,絕無宗教神秘氣氛。他堅守著自己的繪畫理念,在燭光的方寸之間描繪著自己的天地。其一生的作品都在描繪神秘的明暗,畫面出現燭光、油燈或不可知的發光光源,對象的受光部位明亮,背景深褐,明暗對比強烈,流露出一股神秘動人的氣氛。畫面構圖嚴謹,具有雕刻般的充實感;在控制色彩明度上,他成熟運用燃燒著蠟燭的夜光表現,以極端寫實手法描繪光與影的變化,整個畫面給人以深刻的感覺。
拉圖爾以年老樂師為題的一系列畫作以及著名的《作弊者》、《女相命人》等,都展現出其細膩的筆觸和敏銳的觀察力,充分將畫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傳達出來。晚期傑作如《懺悔的馬德萊娜》、《伊琳為聖賽巴斯蒂安療傷》等作品,更成熟掌握燃燒著蠟燭的夜光表現,流露出一股神秘動人的氣氛,整個畫面深具一種崇高的精神性。
17世紀的法國,由於君主是國家的最高權威,所以,不論是文學還是繪畫、雕刻不但要受到王權口味的局限,還不得不以歌頌君王、服務於宮廷作為創作的首要任務。1648年,在王室的保護下創立了“法蘭西皇家繪畫雕刻學院”。學院只注重模倣而不注重創新,他們甚至把藝術形式分為三六九等,即把希臘、羅馬的形式視為一等;拉斐爾及其學派的形式被視為二等;普桑和威尼斯畫派的形式被排在第三等和第四等;佛蘭德斯和荷蘭畫派的形式則被視為下等。無疑,這種偏見必然會扼殺和埋沒在其他形式上探索而有作為的藝術家。
但拉圖爾是一位從不為君主歌功頌德,也不去迎合貴族口味的畫家。在他的創作中,沒有同時代“古典”畫家那種冷漠、理性而故弄玄虛的學究氣,也沒有因表現宗教主題而遠離現實生活。他喜歡表現燭光,那種樸實無華、集中凝練、簡潔概括的形式在當時人們概念的“古典繪畫”中極其少見。從《嬰兒》中我們可以看出,作品不但明晰、強烈、極富有生活氣息,而且含蓄、溫和、莊重而神聖,他那既忠實于現實又不奴化于現實的獨特的燭光語言及其微妙的層次處理,使人感到親切且耐人尋味。事實上,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畫家竟然在法國被埋沒達三個世紀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