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策展人侯瀚如
策展人這個舶來詞在中國氾濫了。策展人是什麼人?是導演,是製片人,是保姆,是GPS,是超級奶媽或奶爸。很全能,然而,策展人是有門檻的,策展人也將是藝術最後的標準和底線的堅守者。絕非誰都可以成為策展人,侯瀚如認為,他們必須首先是研究者和批評家。
上世紀80年代初,台灣的陸蓉之遇到第一個有策展人的國際展,想了兩晚上,第一次將curator譯成策展人。她做夢也想不到,此後20多年,中國的策展人會如此之多。
上世紀60年代策展人出現,鼻祖就是曾連任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的瑞士人哈拉德·塞曼。1969年,他就辭掉伯爾尼美術館館長一職去紐約策劃 “當態度成為形式”展。
而策展人在中國至少晚了30年。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是坐標,它造就了第一批策展人。儘管這個詞當年還沒從台灣傳過來,但誰又能否定高名潞、栗憲庭、周彥、費大為、范迪安、王明賢、侯瀚如、殷雙喜的策展實驗呢?
90年代是中國本土策展人的形成期,那時,策展人絕對是一個新鮮詞。因為體制內的美術館沒有專門設置策展人一職,所謂策展人,大多是在體制外獨立策展的藝術批評家。1995年,留學義大利的黃篤回國後,名片上赫然印著“策展人”三字,那是楊衛第一次看到這個詞。他當時很納悶:這也是一種職業?而正是差不多那時起,中國策展人時代開始來臨,王林、馮博一、黃篤等新一代策展人崛起。
策展人絕不能是畫販子
NBA“大鯊魚”奧尼爾2010年年初很炫地當起了“大小確乎關係重大”展策展人。37歲的他挑出39位藝術家的52件作品,甚至從華盛頓希爾斯伯恩博物館借出雕塑家羅恩·穆克的《無題(胖人)》。當然,奧尼爾的策展人身份或許只是主辦方的噱頭。而在中國,藝術家、畫廊經紀人、畫廊老闆客串策展人卻是實在發生的事。
客串也引來風波。2009年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定為藝術家盧昊時,朱其馬上撰文質疑:“為何選一個二流藝術家當中國館的策展人?”其實,早在2000年,日本評論家栗山明就問過藝術家張小濤:“你怎麼看待藝術家當策展人,比如邱志傑策劃的‘後感性’?”張小濤説藝術家跨界是好事,如果他的能力允許的話,是對批評和策展工作的補充,但自己不會當策展人。
做裝置和空間作品的史金淞和巫鴻、馮博一、范迪安合作過。“策展人的工作很重要,藝術家的工作更靠感覺,他們需要策展人,就像開車的人要有個GPS。方向盤在藝術家手中,但需要理論指導。”
侯瀚如認為策展是很專業的事:“策展人要能挑出好的藝術家,好的作品,研究文化環境,地理位置,這是很複雜的一個研究過程。展覽的形成就像藝術作品的形成。”而馮博一也認為展覽是策展人創作的作品:“策展人通過展覽的策展理念、主題和展覽本身,包括撰寫的展覽論文、畫冊文本的編輯、布展等,提示出策展人對藝術的觀點。”
1980年開始做獨立策展人的張頌仁,後來成立漢雅軒畫廊,1993年在香港舉辦“後八九中國新藝術展”。他希望在市場上推出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也樂意當策展人。“90年代張頌仁、烏裏·希克、程昕東等對中國當代藝術進入國際舞臺有推動作用,我認為他們是活動的組織者,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策展人。”張小濤説。
張小濤認為策展是有門檻的,“不要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我敬重那些真正獨立的、‘乾淨’的策展人 。”
藝術國際網站主編吳鴻也策劃了不少展覽,他説:“現在策展人的概唸有些被泛化了,所以,很多策展人實際是一個‘召集人’、‘出資人’的概念。相當於在電影行業,‘製片人’、‘投資人’都要來當導演,肯定是不正常的。”吳鴻強調策展人被泛化,對這個行業的各個環節都沒什麼好處。“在急功近利的時代,人家要挂策展人的名頭,你有什麼辦法?!”王林説道。
尤其是把持大批藝術品的人,通過展覽推出,帶來的市場增值直接與個人利益掛鉤。策展人最容易成為投機分子圈錢圈地運動的遮羞布。所以,就算策展人可以是藝術家,也絕對不能是畫商或收藏家。真正的策展人不倒買倒賣藝術品,他們通過展覽推出藝術家,即使作品賣出天價,卻沒自己一點關係。總之,策展人絕不能是畫販子。
獨立策展人活得很艱難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推測:博物館策展人將成為2010年50個最佳職業之一。策展人數量有望增長23%,高於所有職業的平均水準。策展人年收入中等水準是4.7萬美元。50% 策展人的收入在3.5萬—6.4萬元之間。10%年收入超過8.3萬美元。人在美國的周彥也承認策展人在美國很體面、受人尊敬,但他説美國一般的博物館策展人應該也就3萬—5萬年薪左右,而這個年薪只是保證基本溫飽而已。
中國真正的策展人大多獨立於美術館體制外,吳鴻説:“目前的條件下,策展人是一份臨時工,你能説臨時工是份好工作嗎?”
馮博一最近剛在何香凝美術館為徐冰策劃了個展“木林森”。已經策劃了70多個展覽的他,是沒固定工作的獨立策展人。“我的收入主要是文案策劃的稿費和策展費,也許這個月策劃了一個大展獲得了不菲的收入,下個月就不那麼理想了。”馮博一説。
“全球獨立策展人也就那一二十個人吧,能走到今天的不多。靠這個生存還是蠻難的。”剛忙完里昂雙年展的獨立策展人侯瀚如已經策劃了七八十個展覽。他告訴《新週刊》:“歐洲獨立策展人機會多一些,有各種雙年展資源。而美國大都是大博物館、畫廊,沒那麼多機會。”
1990年費大為在法國策劃“獻給昨天的中國明天”展,陳箴、谷文達、黃永砯、蔡國強、楊詰蒼、嚴培明等匯聚起來,成為西方規模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的侯瀚如去幫費大為,結果在那認識了女友,就一直留居巴黎。那時,也不可能馬上進美術館做策展人,於是侯瀚如就成了獨立策展人。
因為經濟原因,侯瀚如90年代在自家過道辦展覽,那時他的孩子剛出生。每個月請不同的藝術家,持續13個月,邀請了世界上13位藝術家。這招讓他在法國很快有了名。有趣的是,今天很知名的法國策展人漢斯·尤利斯·奧布裏斯特,那時也在自家廚房辦展覽。共同的經歷讓他倆合作很默契,1997年“運動中的城市”展和2004年廣州三年展都口碑不錯。
策展人必須是批評家
重大國際展的策展人都是批評家:策劃過威尼斯雙年展、橫濱三年展的南條史生是日本批評家;策劃過光州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的奧奎·恩威佐是美國批評家。肖戈曾任國際策展人溫琴佐·桑福的策展助理。她説桑福是個人緣極好的工作狂,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奧利瓦和桑福是朋友。“奧利瓦更像批評家,學術性更高;桑福更像活動策劃者,領導、外交部官員都會參加他的展覽宴會。”肖戈説。
中國好的策展人也都是帶有批評視角的。高名潞的每個展覽都與他的研究分不開。“我策劃的展覽不多,不超過10個,1989中國現代藝術展、Inside Out、極多主義、墻、無名、公寓和意派等,還有前衛四人和全球觀念主義等。”而其中他比較滿意的就只有中國現代藝術展和巡展了好幾個國家的 “蛻變與突破——中國新藝術展”(Inside Out),因為這是藝術批評的實體展示。
侯瀚如是1999年威尼斯雙年展法國館策展人,也是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策展人之一。可他更願意被稱為批評家。“我做的展覽針對各個條件不同的地方,絕大部分都和現場發生關係。”侯瀚如認為策展人首先要懂專業、懂藝術,構思有意思的、合乎文化語境需要的計劃,具體組織、研究藝術。“不是批評家做什麼展覽?對藝術沒有看法做什麼展覽?”侯瀚如認為國內策展很蓬勃,但最關鍵的是學術深度欠缺。“策展人對國際的了解不夠,絕大部分還是中國藝術家展。沒有廣泛的國際視野和深入的研究。”侯瀚如説。
批評家王林2007年在廣東美術館策劃的“從西南出發”反響不錯。他告訴《新週刊》:“策展和批評是兩個相交的圓。策展是批評的實踐活動,我只願意在兩者重合的範圍內做策展人。”
正在籌備今年3月廣東美術館個展的張小濤説,大多數藝術家缺少批評傢具有的理論體系和知識建構,因此策劃的展覽往往很碎片化,缺乏視覺的邏輯和思想譜係。“優秀的策展人應兼具批評家的思想,他們能把藝術家想不到的東西提升出來,把碎片重組在一個有序的結構裏。”
2008年,巫鴻為張小濤策劃了個展“微觀敘事”,準備了兩年,文獻就編了一年多。“西方的策展人更注重細節,如:作品和展場空間的融合、文獻編輯、版權。中國策展人更注意文章、概念,不注重展場和空間。巫鴻先生更像西方的策展人。”張小濤説巫鴻從訪談、布展、研討會到文獻都非常細緻。
行為藝術家馬六明和國外策展人接觸多。他發現就算國內的雙年展,策展人和藝術家溝通也很簡單。1996年他第一次去國外參展是日本國際行為藝術節。“方案溝通非常多,作品怎麼實施,甚至想辦法幫我辦到簽證。”1999年塞曼來北京邀請馬六明參加威尼斯雙年展,花了一個下午坐在他工作室看行為錄影帶,也許國內策展人還缺少這股認真的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