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觀點

邱黯雄:藝術與集體記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12 00:29:49 | 文章來源: 中德文化網

藝術家邱黯雄創作的動畫電影以急速的方式將觀眾帶回到文明伊始,一幕幕歷史煙雲接踵而至:了無人煙的自然裏出現了耕作的人群,金戈鐵馬下一座座皇宮拔地而起,蜿蜒的萬里長城在筆墨潑灑中穿越詩意的大地。而緊接著,開採石油的油泵侵入地表,幻化為一個個動物形象;我們的目光進而被引向毛澤東時代,最終定格在奧運鳥巢裏喧囂的人群上。裝置作品《為了忘卻的記憶》則動用了一節火車車廂(1956年造),車窗上放映著邱黯雄自己製作的回顧中國歷史事件的電影:通過這種方式,他將集體性記憶與集體性遺忘對立起來。本篇文章中,藝術批評家閩麗柯(Ulrike Münter)和蘇偉對話藝術家邱黯雄,就其藝術立場和對人類文明頗為批判的姿態展開討論。

邱黯雄1972年生於成都,現執教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在德語文化圈內,邱黯雄因其2008年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展示的裝置項目《為了忘卻的記憶》而知名。四川美術學院和和卡塞爾藝術學院的合作關係使得當年邱黯雄有機會來到德國,于1997年至2003年期間在德學習。

“我在德國感覺很好”,邱黯雄這樣總結到,“情感上德語對我來説仍然很親切。正是因為離開了中國,我才開始重新思考搞藝術的動機是什麼。一方面,與西方藝術這麼近距離地接觸讓我很激動,因為以前在中國只能看到複製品,現在有機會看到原作。比如説杜尚,他那種知性的尖銳讓我驚奇;而説到博伊斯,我非常敬佩他的意志力和理想主義。在德國的時候,我也開始讀一些中國的經典文學,就是為了搞清楚,‘中國’這個難以把握的概念到底有何涵義。這種反思把我帶回到了中國歷史當中。”

尼莫西涅(記憶女神):是否存在全球性的圖像記憶?

關於藝術如何作為一種跨越時代的記憶載體發生作用,猶太藝術史家阿比?瓦爾堡(Aby Warburg, 1866-1929)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導性的意義。他生前未完成的著作《尼莫西涅圖集》旨在通過圖像直接展現古希臘羅馬藝術在歐洲藝術與文化中如何繼續生存著。從古代人的文獻到18世紀的古典主義文人如康得、歌德、席勒和溫克爾曼等人,再到瓦爾堡的《尼莫西涅圖集》,西方文化中令人銘記的都是勾勒身體的線條。

  《無題》(2009),圖片由慕尼黑Barbara Gross畫廊提供

    在西方思想中,線條是所有藝術形式的初始;而在中國思想中,這個位置則為水墨筆意佔據。 .有關圖像的概念在中西方差別甚大,全球性的圖像記憶是否存在成為問題。抑或是中西方交流的全面性超越了各種制約,已經消除了這種文化差異?藝術家邱黯雄用他的電影從傳統和當下中提煉綜合,從美學上、某種程度也從構圖上借助於傳統中國山水畫,對這一命題進行探討。另外,他用丙烯酸取代水墨做顏料,並用電腦技術賦予圖像嶄新的活力。

談到自己的創作時,邱暗雄説:“中國的傳統水墨山水對我來説意味非常,在電影裏可以看到它對我創作的影響。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過去要與當下共同發生作用。因此相對應地,我用傳統水墨的方式畫過一些如城市主題的畫。傳統文化中深藏的智慧給予我靈感,是某種創新的源泉。過去成為了當下的開路者。”

《雁南飛》(2006年):烏托邦的反面

經典的中式風景,野雁南飛,尋找溫暖的寄居。一隻野雁跌落在大地上。接著,籠中的一隻鴿子死去。書籍,折翼搬從書架上飛落,火光四起......影片末尾,書籍又飛回到原來所在之處。最後的畫面中,恬靜的大地上寂靜無人,萬物息聲。在動畫電影《雁南飛》中,場景和畫面仍以水墨為主;在背景音樂的處理上,邱黯雄加入了微弱的鋼琴音樂,我們還可以從背景音中斷斷續續、但明白無誤的希特勒煽動人心的演講聲音和人群的呼喊聲。圖像流淌著,強烈地抓住你,讓你為藝術家的繪畫功力折服。從直覺上你會覺察,影片中所看到的並非偶然發生。它讓你驚懼不已,影片中發生的,有些是野蠻的暴行,有些符號暗示的涵義則不能確定。為什麼那個穿防輻射服的男子兩次出現?他是否象徵了威脅人類生存的時代精神?影片的背景音向我們強調著,藝術家要處理的並非單純的中國現象。

邱暗雄認為:“回顧中國歷史,我們似乎覺得正處在‘文明的巔峰’。真的是這樣嗎,我問自己。恐怕如果我們帶著這樣一種文明觀盲目的邁向未來,就會走向墮落,走向‘烏托邦的反面’。在《雁南飛》中,我用書籍的象徵表現了這種文明觀的兩面性。這裡不是要説具體的哪本書,而是指知識本身,以及那種進步思想的陰暗面。書籍離開了圖書館的庇護,而當知識落入了錯誤的手中,抑或是將自身獨立之後,會發生什麼?影片中火的場景正是代表了文明身上那種破壞性的成分。”

“電影裏要處理的不只是中國的問題,更多地是一種全球性的現象,所以我和音響師決定把希特勒的演講聲音斷續失真地插入到電影中去。這種煽動人心的講演在世界各地都有,而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埋藏著這種聲音。”

“類似的演講總是以烏托邦的名義對未來世界進行著某種想像。我不相信這類集體主義式的觀念、不相信線性發展觀,所以我會去從像《山海經》這樣的中國古代經典文本中尋找答案。這本書使得我學會從另一種視角、一種神話學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我關注的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價值,不知如何這種價值已經喪失。然而重要的是,我們要對自身的文化傳統進行反思。”

    《無題》1幅(2006),圖片由慕尼黑Barbara Gross畫廊提供

    《為了忘卻的記憶》(2008年):集體性遺忘

    邱黯雄曾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展示過大型裝置項目《為了忘卻的記憶》。他動用了一節火車車廂(1956年造),車窗上可以看到他自己創作的記錄中國從辛亥革命到文革結束期間歷史事件的影片,觀眾的記憶由此被喚醒。還有一些車窗上可以看到皮影動畫,展示了一些邱黯雄童年記憶中的一些日常生活場景和電視劇片段。

  《為了忘卻的記憶》(2008),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邱暗雄説:“在《忘卻的記憶》裏我重述了中國人在過去一百年中所經歷的歷史,形形色色的政治符號下設定的目標都是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要麼是追求技術進步,要麼努力追趕西方;共産主義中國應該富強獨立,上世紀80年代人們又夢想著民主的中國。烏托邦的觀念一直存在,而這些幻想在我看來最終都破滅了。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但很多人失去了方向,甚至我自己也是處在尋找的狀態。對於這種尋找來説,重要的是在過往的歷史中認清自己。”

“《為了忘卻的記憶》也是一個很個人化的作品。這樣的火車車廂是我童年記憶中的一部分,那時候每個人出遠門都要坐這種車,它是我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一些進入到這個火車裝置中的觀眾和我講了他們的經歷。他們中的有些人,因為看到車窗放映的電影中而勾起了不少回憶,想到我們的歷史承擔了這麼多苦痛,馬上就從車廂裏出來了。他們寧願忘記,而不是回憶。但我覺得,我們要去面對這些記憶,它們影響了我們。”

“在西方世界展示這個裝置的時候,我覺得西方觀眾也能理解作品的意圖。細節上看作品裏講的是中國的歷史,而作品傳達的基本經驗卻是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可以勾起人們對個人歷史的回憶。”

《山河夢影》(2009年):圖像,歷史書寫

圓明園的廢墟,末代皇帝和其子嗣,上海的港口,戰爭,滿目瘡痍的河山。毛澤東,熔爐中的鋼鐵騰飛,我們馬上意識到,這裡説的是“大躍進”。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歡呼的人群,閱兵式上的軍隊。大幕落下,毛主席揮手致別,又一個時代結束。巨大的工業煙囪拔地而起,城市的迅猛發展驗證著中國經濟的繁榮。手機和其他消費品的符號盤旋在奧運鳥巢巨大的軀體旁。微弱的鋼琴聲中,筆墨流淌著勾畫出那個著名的“重慶釘子戶”的小屋,新生活開始了......

  《無題》(2009),圖片由慕尼黑Barbara Gross畫廊提供

這個作品中,邱黯雄以一種近乎冷漠的方式讓歷史事件在觀眾眼前一掃而過。我們看不到任何痛苦中掙扎的個體特寫,無人的場景佔了絕大多數。邱:“這個電影裏的一些圖片是我從一本叫做《良友》的生活雜誌裏抽選出的,這本雜誌1926年在上海創開,發行量很高。無論用哪種媒介、哪些圖片,我的作品的主題一直都是‘時間’。在繪畫中我努力尋找‘瞬間’,在影像裏我尋找的是‘流逝的時間’。”

什麼被回憶,什麼又被忘記?真實的時間如何內化為心理的時間?《新山海經》(2006)中實際上涉及的是現代文明現象,不過我是從更為廣泛的角度進入這個主題的,所以用了這本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作為樣本。而在《山河夢影》中,我將準心更多具體地集中在中國的特殊現實上。比起早期的電影來説,我的創作視角更為宏觀了。”

“我的創作方式和當今中國人的一種精神訴求有關。我們慢慢地看到,歷史意識的喪失意味著身份認同的喪失。”

文:閩麗柯(Ulrike Münter),藝術批評家

蘇偉,德語文學博士,藝術批評家

翻譯:蘇偉 2009年11月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新山海經——邱黯雄個展 Boers-Li畫廊 展覽 藝術眼 ARTSPY.CN
· “生活本身就是敘事” 藝術家邱黯雄
· 新媒體藝術的哲學思考
· 繆曉春:在新媒體中追尋老傳統
· 白南準新媒體展重溫20世紀60年代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