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直面心靈才是真正的當代精神——漫話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06 00:07:18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林明傑

 
哀傷——為地震中失去的孩子們而作(油畫)

“當代”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當代”的概念是不清楚的。雖然我們都活在當代,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當代藝術”的出現,本身有其特殊的原因。“當代”在理解上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區別,廣義的當代藝術比較容易理解,即發生在當下的、符合當下藝術形態的藝術理念、藝術樣式。“當代藝術”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於拍賣行,以佳士得、蘇富比為主。甚至連栗憲庭這位“當代藝術的教父”,也不説“當代藝術”這個詞,而講“先鋒藝術”“前衛藝術”。幾家拍賣行把某些藝術家定位為當代藝術家,才産生了“當代藝術”的説法。其實這是個商業陰謀,存在某種商業炒作的心理戰。假如某批藝術品被命名為中國當代藝術,那麼只要你的作品不在我圈定的範疇內,你就被邊緣化了。

以當時的情況而論,部分藝術家過著非常窮苦的日子,根本進不了主流藝術圈,他們不是美協的成員,住在鄉下或者郊區,像流浪者一樣生存。藝術家在探索藝術的時候,不被主流藝術圈接納,勢必很孤立,造成了對立的情緒。但不能一概而論,説他們都有政治意圖,有些人確實有想法,有些人未必有想法,只是跟隨商業的需要,而有些人純粹在迎合西方的政治口味。

今年春拍開始,“四大天王”的行情就不好了,於是那些反對當代藝術的人就很高興,説“當代藝術的泡沫告吹”、“當代藝術的時代終結”等等。當代藝術不因為它賣出了天價而有價值,也不因為市場的破産而喪失價值。

好藝術家不討好別人

我們談藝術,必須和市場分離開,否則永遠講不清楚。我們在批判當代藝術的時候,把這些都結合在了一起,認為市場化了,當代藝術便成了主流;市場沒了,當代藝術也就破産了。我認為這是兩回事情。市場完全是莊家的炒作,和藝術家沒關係。比如張曉剛的畫只有在蘇富比、佳士得能夠看到,而在國內的其他拍賣行裏幾乎找不到。這只説明—個問題,當代藝術家的大多數作品都由一個莊家在操盤。相反,如程十發的畫,很多人手上都有,假如價格一高,他們就往拍賣行裏送,這樣的話,許許多多拍賣行裏都有了程十發的畫,一下子就把行情拉下來了。張曉剛等人的畫基本上都在莊家手裏,所以你看不到他們的畫。因此“當代藝術”在這裡是打雙引號的,是個很複雜的東西。我們的眼光不要局限在市場化了的“當代藝術”上,我最怕畫中國畫的人,也在畫著類似于張曉剛的東西,這是非常笨的人。張立行説過,藝術家是和觀眾進行博弈的人,用的是自己的智慧,我出的招是你們想不到的。

達利的每一次行動別人都猜不到,莫名其妙,當然你可以説他惡搞、炒作。但藝術的功能是什麼?藝術就是啟發我們智慧的。我們要謀生,必須服從很多規則,被機械化,被污染。但藝術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藝術家的身上保存了沒有被污染的心靈。蔡元培也説,藝術可以彌補我們的感情。上帝創造了人,人想模倣上帝,於是也去造人,結果創造不出,就發明瞭藝術。藝術也在創造著世界,不過這個世界是虛擬的,如果我們創造的虛擬世界不夠有意思、不夠美好、不夠出乎想像,那就沒意義了。如果藝術家和普通人一樣,一談起股市、房地産就起勁、興奮,卻對精神領域的東西不感興趣,那怎麼讓別人尊重你呢,別人又為什麼需要你?況且在其他方面,你還不如一個普通人。藝術家就是用來保存心靈的美好、純潔和自由的。弗洛伊德偉大在哪?他揭示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東西,只不過我們不肯承認。藝術家就敢於保存這樣一塊東西,你不進去,我去;你不面對,我來面對。當一個凡夫俗子突然遇到一個藝術家,第一反應是把藝術家看成瘋子、下流的人,但是一邊罵他的時候,一邊往他的畫多看了幾眼。為什麼?作品激起了心靈最深處的東西,使它又萌動了,你在畫面裏找到了精神的歸宿、心靈的寄託,這就是藝術最偉大的地方。

中國藝術家最大的困惑就在總是被選擇、被評判,希望討好別人。在學校裏希望討好老師,出來謀取功名的時候,希望畫院的領導説我畫得好。其實所做的都違背了一個藝術家應該做的事情。資訊社會有個好處,藝術家真的做得好,做到了極致,很少會被埋沒。大不了自己開個部落格,你只要把別人心靈深處的東西講到位了,我想一定會引起共鳴,一定會有一群“粉絲”圍著你的部落格。在這個時代,藝術家沒有必要去害怕,因為自己孤獨地奮鬥,不被理解,然後成了梵谷,成了倫勃朗。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有的畫家照著國外畫冊的樣子改改弄弄,參加了美術大展,人們的確感到非常新奇,但是現在藝術家不可能再依靠模倣,一旦模倣,別人都知道。總是跟隨別人,人云亦云,就離失敗不遠了。只有認真地、真心地對待自己的心靈,這才是真正的當代精神。

壓力激發創造力

中國畫到底怎麼畫,其實有很多種畫法,太豐富了,因為中國畫有著太多的機會。為什麼現在西方要關注中國?所有有影響的藝術流派的誕生,都是在一個相對封閉並且有一定壓力的歷史環境中。

現在去看西方,西方的藝術已經出不來東西了。所以他們的畫商都來關注中國,他們把畫價炒起來,再賣給中國、全世界。另外,他們把各種當代藝術館開到中國來,將他們選擇的中國藝術家放在裏面,整體影響力就很大,這是個陰謀。整個中國畫壇隨之一片亂——參加美協的大展成為會員有什麼用,美協既不買我的畫,又不包裝我。再看外國,為畫家建造博物館,把他的作品推向市場,炒到幾千萬,當然得迎合他們了,以求取現實價值的實現。這樣一來,我們的藝術潮流就會跟著他們走,最後為他們實現政治和經濟上的雙豐收。

當代藝術在中國面臨著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西方現當代玩的東西,看多了就會發現,他們真的已經玩不出什麼來了,因為沒有了壓力。包括美國的當代藝術,它誕生於歐洲傳統文化對美國文化的歧視之下,壓力造就了新東西的産生。中國面臨哪些壓力?第一是世界的壓力,西方文化的壓力;第二,所謂主流藝術審美的習慣勢力對新興藝術的壓力。好在現在處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是最容易産生藝術潮流和偉大藝術家的時代,因此就招來西方的關注。真的到了沒有壓力的時代,那又沒意義了。現在西方做行為藝術、裝置藝術,但是你看他們的作品,已經缺乏激情了,看多了也就那麼回事。然而,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東西還真的有新意和衝擊力,我們應當珍惜。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當代藝術正在消失的七個關鍵詞
· “講述”當代藝術
· 什麼不是當代藝術——淺議今日時髦藝術
· 當代藝術的主要癥結
· 中國當代藝術獨具本土價值
· 誰是當代藝術的消費者和欣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