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公共藝術VS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13 15:08:02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邱家和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張江公共藝術國際論壇,應邀參加的諸多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大多有在公共藝術的實踐與理論研究乃至政策管理方面的高見,因此論壇給記者許多寶貴的啟發。不過啟發最大的,卻不是他們有關公共藝術的寶貴經驗,而是從公共藝術的角度來觀察當代藝術。

正如日本專家南島宏所指出的,與公共藝術相比,當代藝術因為其對資本與資本主義的依賴,似乎成了有錢人的藝術;而公共藝術,特別是小地方的公共藝術,似乎只是與普通百姓有關。反過來説,公共藝術,對於藝術市場而言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題。因為,除了其在這次論壇上所熱烈討論的“在地性”,也就是其妙處必須到現場觀看方能體會外,公共藝術對什麼樣的人都開放,誰都可以免費觀賞。這就犯了藝術品收藏的大忌:不能藏之名山、獨家擁有,因此也就不稀罕,不具備特殊的收藏價值。

儘管如此,用公共藝術來觀察當代藝術,卻有許多另辟蹊徑的角度:比如藝術起源於人類初民的祭祀、戰爭等儀式典禮的公共需求,因此,原始藝術是地地道道的公共藝術。藝術以收藏為考慮為依歸,那是財富高度集中後才出現的“文明社會”特有的現象,藝術逐漸喪失了娛樂群族的本性,而成了少數人手裏的權利與財富的象徵。尤其是當下的當代藝術,成為資本傾心的對象,也成為資本的工具,被資本逐利的本性所驅使。從這個意義上看,公共藝術可以成為當代藝術的一貼清醒劑、一面鏡子,讓其時時不忘藝術的本性,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公共藝術在中國也已經被資本的魔棒所垂青,成為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中國當下的公共藝術,以前不久世博園發佈的雕塑方案而言,其總投入的規模之大、投資之巨,足可令世人咋舌。正如著名藝術家、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國所説的,眼下的中國,公共藝術項目從過去預算不夠,到了錢夠不夠不用考慮的節骨眼上,所以,問題已經變成藝術家能不能拿出讓出資方心動的作品了。另一方面,公共藝術是否能點化環境,帶來畫龍點睛的效益?也成為許多資本關注公共藝術項目的焦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公共藝術項目的投入,對資本而言也能帶來經濟回報,也有理財訣竅。不過,那就需要另外再作專題討論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孫振華:公共藝術的邊界
· 公眾視野:公共藝術與城市建築
· 孫振華:“眾樂樂”的公共藝術
· 當代公共藝術三大缺失
· 參與Art Basel公共藝術項目的8個藝術家/組織名單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