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藝術家> 勞偉

勞偉先生的菊甕陶——建水紫陶之藝術珍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9-25 17:58:4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勞偉先生書畫寫繪菊翁陶

 

2012年金秋時節,為深入研究和發展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雲南建水紫陶,雲南省舉辦了近年來雲南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陶瓷藝術學術活動——宜興紫砂陶與建水紫陶的對話。期間,中國四大名陶——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四川榮昌陶、建水紫陶大師名家匯聚一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先生,中國著名工藝美術理論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張道一先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景德鎮陶瓷研究所所長熊鋼如先生,中國著名陶瓷設計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楊永善先生,中國著名書畫藝術家勞偉先生,中國建水紫陶工藝美術大師、建水紫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陳紹康先生,中國著名陶瓷專家、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導師王瑞章先生等全國陶瓷、書畫藝術、工藝美術名師大家群賢畢至,暢敘陶藝。在其中我們有幸見到了活動特邀嘉賓勞偉先生並欣賞到了已久聞大名的先生之“菊翁陶”。

回顧建水紫陶的發展歷程,勞偉先生從上世紀70、80年代就與陳紹康先生等建水紫陶工藝美術大師和省內外工藝美術、藝術學術界專家從建水紫陶地方歷史文化沿革和發展規劃的視野和角度,開始深入探索研究製作建水中國書畫藝術紫陶。在系統認真研究繼承前人先賢經典的基礎上,按照傳統工藝進行創作實踐,先細緻研究建水紫陶代表器型,再由工藝美術大師按傳統工藝拉制紫陶生坯,勞偉先生以陶坯為紙,直接在其上進行書畫藝術創作,書畫內容有勞偉先生自咏詩文佳句、有傳統詩詞經典、有雲嶺山川和高原野逸花鳥之筆墨韻味,經由刻、填、燒、磨傳統工藝後製成,其獨創性、學術性和藝術審美價值極高,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彌足珍貴,業界將勞偉先生書畫寫繪的建水紫陶稱之為“菊翁陶”,其作品80年代便在全國性展覽和評選中受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楊大申教授等全國學術界專家的高度評價,備受世人的推崇和喜愛。勞偉先生的“菊翁陶”至今製作數量不大,每件作品獨一無二,多以中國陶瓷傳統經典花瓶、器物之重器樣式為主,其形制古意厚重、沉穩卓然、雍容典雅,是建水紫陶的代表性精品之一,均為博物院、美術館、藝術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和大型機構定制收藏,目前市場上極難覓到,真可謂千金難求,是陶瓷學術界、收藏界關注的熱點。


菊翁陶之似在東籬

勞偉先生的“菊翁陶”是以表現其在陶器上古樸雅逸的傳統筆墨質感為藝術審美核心,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先生將文人傳統高古的筆墨與質素的陶土圓融一體,其風骨凜然、格調雋雅、個性鮮明、卓爾不群,自成典範,成為建水中國書畫藝術紫陶的經典之一。其中名為“似在東籬”的一尊梅瓶備受學術界關注,其器型端雅莊嚴,敦穩持重,氣度雍容,勞偉先生以“似在東籬”行書其上,並以野菊寫意情懷,刻填燒制後形成窯變,通體厚重沉鬱,其上書畫筆墨空靈飄逸,色澤溫潤,古意盎然,是一件學術價值極高的中國書畫筆墨建水紫陶代表性作品,十分難得,日本、南韓等國際陶界大為讚賞;名曰“蒼蒼然”的一尊大形制壺型重器也屬不可多得,其形態傳統典雅,飽滿圓潤,勞偉先生於其身創作雲嶺湖山山水通景,表現了雲嶺群山和高原湖泊交錯之壯麗,同時落下長款,暢敘對高原湖光山色的眷戀,不經意間表達了對故景弗現之感傷和哀愁,文辭典麗,情思涌動,情景交融,堪稱典範;又有精製器形碩大氣鍋一件,名“真氣清華”,上蓋款識“食色性也,大味在清真,氣如華也!”,以山間竹菊繪于其腹,落款曰“問君幾時邀明月,竹前清菊説三秋。”格調高古,氣韻生動,為世所珍愛;最是那一對淵雅的梅瓶,胎體潤澤樸素,其中一隻勞偉先生在其上繪成水仙圖,稱其為“淩波仙子”,題款“雅潔清靜,淩波仙子之性情也”,另一隻繪成“高原花鳥野逸圖”,題款“紫雲鶯囀動吾心”,相映成趣令人愛不釋手。在多次全國重要學術博覽會上這些建水紫陶藝術精品受到不計其數中外藝術家、學者、藝術收藏機構的關注和盛讚。勞偉先生認為:建水紫陶的特點是古雅厚重、質樸雍容,其質地堅韌、光澤溫潤、聲如鐘磬,有青銅般質感,和中國書畫圓融一體乃文質彬彬君子之風也。同時,建水特有的陶土和高溫燒成的特質,令其藝術創作類型廣闊,可制形制博大的國之重器,可制書卷典雅之文房雅玩,可制令人愛不釋手的精緻茶具,可制華美實用的家居器物,是彩雲之南寶貴的文化遺産,是其他類型紫陶所不可取代的,必將放異彩于中國陶瓷藝壇,發展前景巨大而廣闊。


勞偉先生和陳紹康先生研論陶藝

建水紫陶製作技藝是雲南珍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早在1980年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楊大申教授等全國陶瓷專家與建水工藝美術陶廠聯合對建水城北兩公里的碗窯村古窯址進行考察,對發掘出古陶器殘片深入研究後認為,建水“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其文脈悠遠。清代以來建水紫陶便以書畫名家參與製作的文人書畫藝術陶為其重要典範之一,文人藝術家的參與對其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文化學術意義,形成由陶藝大師精緻重器,書畫大家其上翰墨流芳,二者珠聯璧合造就建水中國書畫藝術紫陶,可登得大雅,入得殿堂,終成建水紫陶之瑰寶,陶上書畫寫繪亦為建水紫陶製作工序之核心關鍵步驟,也是其名列中國四大名陶的重要文化特徵之一。

當前建水中國書畫藝術紫陶是研究建水紫陶的重要學術熱點,建水中國書畫藝術紫陶以深具歷史感、原創性、唯一性,學術性極強、審美價值極高、文化意義厚重的特質,越來越為國內外眾多學術界、收藏界專家、學者和投資者關注、研究。目前在政府和相關藝術、學術團體的支援引導下,名家書畫和建水紫陶的融合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深,建水中國書畫藝術紫陶已成為雲南建水紫陶文化産業的一張重要名片,也是雲南建水紫陶文化歷史復興的重要標誌之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