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藝術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7-31 10:38:17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藝術家脫離生産力的現實應被教育官員思考

也許是創業者和勞工這兩種身份的混合使藝術家脫離谷歌上有關生産力和就業的圖表所描述的情況。這些圖表都顯示從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就業和工資的減少,生産力提高了。典型藝術家卻由於他/她賴以生存的第二份工作而不是因為作為一位藝術家而受苦。然而,這個事實是全世界的教育官員應該認真考慮的,它應該引發一場關於藝術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的討論。美國在2008年做的一項研究顯示,出生於1957到1964年的美國人在18到42歲期間換過至少10次工作。單是這個資訊就足夠説明要強調教育而不是培訓,強調再教育的靈活性和能力,突出創新並打破陳規思考的能力。專注于專業已經不再有價值可言了。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放棄專注于專業,但確實要開始強調促進轉變的各學科間的連接點。從這點看,在目前的系統中,學生必須選擇一個專注領域,但這使得他們的職業選擇變得糟糕。那麼,學生應該學習什麼學科的結合體呢?醫學和汽車修理嗎?建築、口腔衛生和鐘錶製造嗎?學生應該準備著以便時常評估環境和關係,而不是被困在專業的隧道裏。

將藝術視為休閒活動的意識形態阻止藝術教育發展

同時,藝術被當成是休閒活動。雖然人們可能在學校學它,藝術通常是在休閒時間製作並欣賞的。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休閒時間被認為是消費時間,因為我們很多休閒時間用於購物和花錢,所以休閒時間支撐著就業。每一次假期都只是老闆的退讓以限制我們工作從而促進經濟發展,老闆在生産上失去的以我們曠工告終,而我們的消費則以購物結束。就如藝術應該是自由想像的領域並不受生産阻礙一樣,休閒時間不該被消費需求束縛。因此,無論休閒時間還是工作時間,教育都應該要訓練人們,這兩者是同樣重要的,只有人們理解這一點才能使藝術和休閒的結合變得有意義。

就像我們不會視藝術為所謂的藝術品的堆積而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方法,我們不該視知識為數據的積累而應是一種辨別事實的靈活機制。在目前情況下,教育不該注重訓練而要專注于開發經常接受再教育的能力。這意味著學習應該與反學習的技巧結合。就像電腦軟體一樣,我們要懂得如何卸載之前安裝過的程式。

這種學習方法使師生關係民主化,因為它能把老師置於學生一樣的地位,甚至是更弱的地位。學生將仍是一塊白板,而老師卻有根深蒂固的習慣使“卸載”變得更緊急也更難。然而,這主要的教訓應該是我們嚴重誤用藝術並把它限制于單一學系中。從教育意義上説,創作藝術品應該被視為一個更重要的過程的副産品,即學會用想像力而不是屈服來面對世界。

我們要把藝術作為一種思考及獲取和管理知識的方式,一個為了更新並重塑文化而顛覆傳統的工具。藝術就像麵糰中的面筋,把“知識派”團在一起。然而,目前我們的教育系統像是無法忍受膨脹、腹痛和痢疾這些相關症狀的面筋。藝術式思考是在好奇基礎上加以推測,它的優勢在於它是非教條式的,而且只會丟棄明顯又瑣碎的東西,甚至混亂都是其中一部分,沒有邏輯的聯繫和有邏輯的一樣重要,並且在我們建立新制度體系過程中所有東西都是可得到的。從這點看,藝術包括科學和魔法,它不會遺漏任何東西。

藝術並不是介於兩者之間,它是一把覆蓋包含所有事物的傘。這種包容性使藝術成為一個元學科,其中科學是其眾多子範疇之一。那麼有個明顯的問題是,為什麼不能把藝術式思考融入到其他思考方式中?如果我們做到這點的話,我們就不必爭取維持藝校了。我們只需要改變課程和一些想法。這樣我們將實現真正的博雅教育。同時,我只能希望本世紀的領導人不是從埃默裏大學畢業的。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