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重建美學與藝術的和諧共進關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24 11:09:0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與中國當代美學界整體對藝術的疏離相比照,藝術界對美學理論的遺忘、甚至蔑視使形勢更顯嚴峻。在20世紀80年代,藝術家與理論家的矛盾已經人所共知,以至於當時的美學家不得不用“我所評論的就是我”自我撫慰。近20餘年來,情況更加嚴重:藝術家除了在需要自我炒作時找幾個美學或藝術理論家鼓噪外,大多數情況下處於“相厭兩不看”的狀態。在藝術界,理論上的反智主義和玩世態度,甚至被視為前衛和新潮的標誌。這種狀況,一方面造成了藝術領域長期缺乏嚴肅的美學批評,另一方面直接造成了藝術家人文、哲學素養的全面下降。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在當代社會,重建美學與藝術的和諧共進關係是重要的。它關涉美學理論如何獲得藝術的支援,更關乎藝術實踐如何獲得理論的啟示和引領。同時,在當代社會,美學已逐漸從傳統的藝術哲學遞變為文化哲學,藝術則通過與生活的融會而日益成為公共文化現象,兩者共同構成了當代文化創意産業的理論和實踐支柱。在這種背景下,美學和藝術的結合就不但關乎一般性的學科建設,更在於由此展現的社會價值,即當代文化創意産業的品位和品質。由此看20世紀以來由洪毅然等老一代美學家開啟的美學與藝術融會的學術方式,其價值就不僅僅牽涉到美學和藝術家的職業素養問題,也不僅僅牽涉到美學和藝術學科的重建問題,而且更涉及中國當代審美文化建設如何實現諸種分離力量的重新整合、並進而開啟一種健全而有格調的新文化形態的重大問題。就此而言,由老一輩美學家開啟的美藝融合、多元共進的美學模式,不但不會因為它的專業劃界不夠清晰而顯得過時,反而是為美學學科昭示的一個理想方案。當然,就當代中國美學和藝術日益陷於自説自話、兩相疏離的狀況來講,我們距離這個方案的實現不是越來越接近,而是越來越疏遠,但唯其如此,更增添了對這種現狀做出校正的緊迫感和重要性。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