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7省聯展”是福建博物院歷時3年多,集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7省博物館,並特邀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在內的45家專業博物館,精心策劃的一項大型臨時陳列。它以波瀾壯闊的氣勢,回望中國跨越千年的海上絲綢之路,將這條承載商貿、文明與和平之路全景式地展現於世人眼前。本次“絲路帆遠”展匯集如此眾多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精品文物,攜手如此眾多的各級專業博物館,也在展覽策劃及組織實施方面,進行了一次大膽有益的嘗試。
“絲路帆遠”展在體例上以時間為主線,展現不同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和發展格局,折射出歷代的流風雅韻,同時以不同專題對文物進行編排組合,帶動其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的呈現。在大綱的編寫上,以時間為序可以較好地反映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演變及空間上的分佈與格局,在宏觀視野下,對歷史的得失和總結都不無裨益。而內容敘述的重點則落在路、物、人三大要素上。來往的貨物,不但代表經濟和文化上的需求,更代表了港口及其背後廣大腹地的生産技術、經濟基礎、文化風俗等。隨著人在這條海路上的往來,文化傳播和交流也必然隨之展開。相容並蓄的大氣造就了中華文明的輝煌,其影響跨越海洋,對亞非歐諸多地區都産生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中國文化也吸納了許多外來的宗教、藝術元素,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國粹。
第一部分“艱涉鯨波 探索遠洋”,時間跨越遠古至秦漢三國。古老的海洋文化是哺育海上絲綢之路的沃土,中華文明不僅代表農耕文化,而是包括海洋文化在內諸多源流共同融合的結果。沿海廣泛分佈的貝丘遺址,南島語族依稀可見的遷移足跡等,都見證著人類早期對大海的依賴和探索。從出土實物上看,南方的諸多港口漢代就擁有了同南海以外地區進行商貿往來的歷史,而且規模令人驚嘆。漢代器物上也出現許多胡人造型,包括陶俑燈座、青瓷堆塑罐上的人物等,面部特徵既包括馬來人種,也包括西域人種。有的類似僕役,有的則似乎從事“百戲”之類活動。漢武帝是最早重視海洋國土意義的君王之一,對於中外交流領域的開拓也貢獻巨大。邊遠沿海地區被納入中央管轄範圍,這在出土文物上得到了清晰體現。1784年日本志賀島發現西元57年東漢“漢倭奴國王”金印,與現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西元58年東漢劉秀子劉荊“廣陵王璽”金印字體、重量相似,從而能與文獻中冊封倭奴國來使的記載相印證。
第二部分“港埠漸隆 海路綿延”,主要展現兩晉至唐、五代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隆興發展。唐代社會氣象鼎盛,開放磅薄的文化氛圍促使中外交往進一步密切。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城市的繁榮推動著貿易的流通,沿海港口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江蘇揚州作為匯聚南北商品、來華定居胡人最多的港口之一,位於長江與運河交點,各地商品均匯聚於此並出口外銷。在這裡發現的唐代文物,包括波斯綠釉陶瓶、阿拉伯文背水壺、唐青花碟等,都具有強烈異域文化色彩。廣州、福州等城市也得到進一步開發。如廈門出土的邢窯白瓷碗、長沙窯瓷罐、摩羯紋銀碗等,可以看出商品不拘于地域,在不同城市間流通的廣泛性。廣州依舊是南方第一大海港,唐代在這裡開創性地設立市舶使,同時具有管理和獲利的雙重功能。廣東省遂溪縣出土的波斯薩珊時期銀幣、銀碗、銀手鐲等,都見證著與異域交往的盛景。
第三部分“碧海雲帆 貨通萬國”,展現的是宋元海上絲綢之路的鼎盛時期。隨著航海技術的飛躍式發展,東西方航線更加穩定。這一時期,中國作為經濟、科技、文化上都獨領風騷的東方大國,其影響力通過海路輻射八方。加之宋代對於海洋的管理採取開放的態度,形成貨通萬國的局面。中國出口瓷器、絲綢等製成品,進口香料、礦物等原料的貿易模式基本定型,瓷器之路、絲綢之路、香料之路的稱謂都可説名副其實。在展品方面,包括龍泉窯、景德鎮窯、德化窯在內眾多窯口的展品精彩紛呈。福建泉州後渚港沉船出土的香料,南宋墓葬的絲綢、漆器等平時深藏于庫房的文物,也得以與觀眾近距離接觸。而近年來水下考古的豐碩成果,也是展覽的另一項重要專題和亮點,“南海一號” “華光礁一號”等沉船神秘的海底寶藏,考古隊員深潛的身影,均引人遐想。
第四部分“大洋通衢 絲路涅磐”,以鄭和下西洋所引領的東方大航海時代為開篇,無論是其橫跨大洋的航路,乘坐的巨大“寶船”,乃至朝貢貿易往來的高檔貨物,都見證著帆船時代所能達到的頂峰。此後分別展現的是福建漳州月港、廣東廣州這兩處明清時期最重要對外貿易口岸的盛景。正是港口貿易的興盛,帶動了德化窯、漳州窯、廣彩瓷、牙雕等當地藝術産品的發達,並成為馳名歐洲的重要“中國品牌”。而中國瓷器,在釉料、器形、紋飾等方面,都曾經吸收了外來的諸多元素並加以創新,同時又在外傳的過程中,影響了包括日本、朝鮮、東南亞、歐洲等地區陶瓷業發展的進程。隨著中國封建社會遭遇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近代文化理念開始日益突出,其中一部分融入于皇家宮廷藝術。包括西洋畫、琺瑯器、倣鐘、鼻煙壺等,均與海路而來的歐洲傳教士有直接關係。展品中由南京博物院提供的《萬國坤輿全圖》便是當時中西方地理觀念融合的産物。
作為主題型原創大展,“絲路帆遠”在設計上追求平實莊重的風格,營造優雅的藍色海洋氛圍,細節上處處突出與海洋相關的氣息與元素。圖版內容豐富而資訊量大,與展品形成視覺直觀與深入品讀的呼應關係。在陳列特色上以突出精品文物為主。展線設計迂迴環繞、局部形成閉合靜謐的獨立空間。文物陳設錯落有致,模型、引導設備、音像播放等輔助設備穿插其間,每一隅都有重器輝映,舉步間處處流光溢彩。
籌備歷程
2011年開始,由福建博物院組織籌辦“絲路帆遠”展覽工作。
3年來,聯合海上絲綢之路沿海地區——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7省,特邀上海、江西兩地,精心組織45家省、地、縣級博物館參加展覽。
先後在福州、新疆、廈門、武夷山召開了6次“海上絲綢之路聯合陳列工作會議”,7次組織各省專家召開“陳列文本研討會”,6次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邀請沿線博物館代表,共同推進階段性工作。
組織人員走過數萬公里,到達50多家博物館,從數十萬件文物中,經過多輪精挑細選,薈萃精品300余件,確保每件展示的文物都能反映海上絲綢之路的深厚內涵。
配套服務
“絲路帆遠”展覽展出期間,福建博物院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舉辦“字”得其樂——體驗漢字之美,“繡”色可“參”——布藝堆繡、巧倣瓷瓶和 “舟楫致遠”——立體船模等活動共20余場,參與的師生、居民近2000人。
專業人員提供講解達200多場,志願者講解達1000多小時,方便觀眾參觀和理解展覽。
配套出版了展覽圖錄,邀請省內外專家舉辦講座,使公眾能夠詳細了解展覽的相關資訊。
在《福建文博》、《藝苑》、《三坊七巷》等6種期刊上,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專欄,為展覽提供了有力的學術支撐。
從參展的45家博物館中挑選出代表性的文物素材,設計並製作成文創産品,讓觀眾將展覽的記憶帶回家。
通過福建博物院網站、多媒體系統、二維碼等展示方式,結合微網志、微信、短信等平臺向公眾進行展覽的宣傳。
中央、省、市60多家媒體通過網路、報紙、電視、電臺等對展覽的報道達200多條。
社會影響
2013年10月展覽對外展出以來,獲得各級領導、專家學者、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一時觀眾絡繹不絕,展覽共接待觀眾35.76萬人次,許多省直機關單位、企事業、學校、社區以及福州以外地區聞訊都多次組織人員前來參觀,全國各地博物館也紛紛派人前來,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到展廳參觀指導。
展覽留下了感人評語2200余條,有人這樣説:“福建博物院牽頭舉辦如此高規格的聯合展覽,不僅對福建、對沿海7省,甚至對中國來説都意義深遠,它將再現久遠而繁華的錦瑟年華,展現古代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重要經濟文化地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
展覽被評為2013年福建省8項文化大事之一。
展覽前景
在外交部的努力下,展覽受到聯合國的批准並邀請前往辦展,外交部表示要把展覽作為2014年重要的國家文化品牌赴聯合國總部展示。
從2014年開始,在未來5年內,展覽還將前往東盟國家巡迴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