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教學創作觀摩展•後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18 09:06:37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伴隨著百年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中國的美術變革和美術教育改革也已百年有餘。百年間無數學人、藝術家上下求索,以求中西融合乃至取中西之長獲中國美術之新生。美術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曾是喚醒民眾、啟蒙民智不可缺少的力量,在社會思潮變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大多數時期,美術界均流派眾多,眾説紛紜。但是,總的來説,近一百多年以來中國的美術與美術教育變革是以西方古典哲學及前蘇聯美學觀念為核心,以西方科學思維為訓練手段的一種“以西衡中”改造中國畫的模式,尤其是在新中國建立以來。

不可否認,“以西衡中”模式曾經是積極和有效的,尤其是在滌除傳統積弊的特定歷史時期,往往“過”才能“及”。但時過境遷,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明顯的凸現出來了。本人學藝、從教四十余載,對此感觸愈深,在此不妨拋磚引玉,以求同道解惑之。

首先,該模式以西方哲學中的“反映論”來觀察、表現世界,並逐步取代了中國自古以來的“感物論”,這在藝術上容易形成科學的、機械的模倣事物表像的毛病。

其次,素描、色彩、構圖的訓練是典型的西方學院式培養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對於解決科學的觀察和富於技巧的的表現是非常好的,但是,對於藝術個性問題,尤其是非基於西方傳統的藝術表達。

這些方法又是無力的,甚至是蒼白的。而藝術個性是貫穿於人的觀察、感受、記憶及表達的全過程的,可以説,“個性”之於藝術,猶如陽光之於天氣,是無可取代的全息聯繫。

其三,“先入為主”是人的接受能力的一個重要特點,假如從學畫之初就以科學分析對象的形體、結構、空間、透視、明暗等規律為始,那麼他從此觀察事物或寫生都會帶著這種“科學”的眼光。每個人的天性、民族、文化背景等差異所帶來的觀察事物的天然不同,就會被極大的削弱或會統一于這種“科學”的觀察之中,而這種不同是極其珍貴的,有時候甚至是藝術中最為珍貴的。

其四,中國畫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中國文化的全息載體,詩、文、書、畫、印,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如果僅僅用西方“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的觀點來衡量中國畫,那會極大的削弱中國畫的文化內涵。

其五,中國畫中的“筆墨”能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語言而存在,這在世界各門類的藝術中是絕無僅有的。“筆墨”之美是通過“書法”磨練而産生的,而書法之美又是中國哲學、美學的物化。中國書畫中的點、線、面所構成的“筆墨”是可以脫離表現的對象而使人咀嚼回味的。王國維曾以“古雅之美”來形容“筆墨”具有的美感,也即道出了筆墨本身就浸蘊著別於自然之美的文化追求。

最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方藝術沿著它的科學理性精神和哲學思想不斷發展;中國藝術走著它的人文感性思維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延續至今。也許,中西方各自以自己的文化根基為本求發展才是彼此更為恰切的道路。尤其是在今天,由於近代以來的國情使然,我們自成系統的人文、思想、藝術技巧和技術手法都遭遇了斷裂甚至某種程度上的摧毀,也許在當下,我們最迫切的是要恢復、繼承、學習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産,重建文化上的自信,才有可能有所作為。每一個個體,也須有文化上的自覺,自願的擔當起文化傳承上的一份責任;作為一個從藝者,我常以此自勉,但從不敢奢求,唯有自覺篤行。

余學藝、從教四十余載,亦是始於西畫,再衷情于中國書畫,後覺于書法,所得歡樂憂愁參半,雖則也曾困惑無數,但終究樂此不疲,以此為寄。今逢六十退休之際,羅列拙作展示,雖無成績誇飾于前賢,卻有失敗教訓警示于來者。深望識者批評指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