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美術教育——色彩教學之關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5 11:28:43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色彩訓練的途徑

那麼色彩訓練怎麼進行呢?我以為主要是3種手段,第一是臨摹,優秀的範本對學生尤其是剛起步的學生,我覺得起到了很重要的啟示作用,可以很快地從原始性色彩進入到藝術性色彩。第二是長期作業和短期作業訓練的穿插進行。大型的靜物寫生,使學生能夠掌握空間複雜層次,這樣的訓練對學生來説有好處,尤其對深入能力的考驗。但這還不夠,要有較短的色稿訓練,快速的、小幅面的色彩訓練行之有效。當年,從蘇聯留學歸國學生的作業,尤其是一些小幅面風景速寫,幾個色塊,天空、地面、主體物幾個大關係交代得清清楚楚,早晨、黃昏、氣氛抓得很好。我在色彩教學當中,常常在教室裏面擺十幾組靜物,要求學生在一個星期內把它們都畫下來,再選擇一張最有興趣的畫一幅長期的作業。空間感、質感都要表現出來。但有很多是短期的,訓練學生對色彩的敏感程度和組織色彩的能力。這樣的訓練穿插進行,事半而功倍。

要懂色彩審美的規律

在色彩寫生教學中靜物的擺放,考量出老師的水準高下。靜物怎麼擺,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課題。但中國美術教學尤其是中等美術教育的情況,令人擔憂。“五個蘋果怎麼擺”?這裡有很深的學問。有的教師擺靜物時用的襯布大紅、大綠……純度非常高。這是錯的,襯布永遠是陪襯的。必須要以灰性色作為主體,當然這只是一般規律。這就反映出老師的修養,以為顏色鮮艷學生看得出來比較容易畫;或者靜物的主次不分,也是不妥的。一般情況下以色彩鮮艷的、生動的為重點,如水果、鮮花等。我覺得在擺靜物的過程中對老師的智慧、修養、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這要求老師必須懂得一些形式美學的規律,比如説均衡變化,多樣統一,對比呼應,節奏韻律等等。因此,我認為應當將審美教育擺在首位,懂得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並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末。這樣使學生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色彩教師的素質

中國唐代大學者韓愈在《師説》中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簡潔明瞭地道破了教師的3大任務:應有較高的專業能力,廣博的知識素養,還要有化繁為簡的教學方法。而美術教師除此之外還要做到高品位的審美修養,“眼高手也高”,如果不能兩者兼備,最起碼要做到“眼高”。你要懂得“看”,懂得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如何汲取,如何向學生來布道授業。美術老師同時應該具備講解、示範和實踐能力為一體。用詞要中肯、明確,不要模棱兩可,不要講“憑感覺”這一類的詞。很多老師講不清楚問題的時候,尤其在色彩的教學中,就説憑感覺,結果很多學生不懂,也不敢問,一片模糊。

我認為,教師的眼光要敏銳,好的就是好的,不夠的就是不夠的,指出來後要分析學生之所以産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指出他能克服這個問題的措施、方法、手段,幫助他克服。不是幫他簡單地修改畫面,雖然這樣能讓很多人滿意,但是學生卻學不到東西。給人以魚還是教人以漁,到底是簡單地完成一張作業,還是教會他一種方法,離開老師後能夠舉一反三,步入治學的軌道。同時,一些關鍵詞要強調,比如説整體性、理解性、概括性等。還有,備課的教案當中提出課題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這個階段的教學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的,然後及時地回顧、反省和總結應該貫穿其中。

所以我覺得一個美術教師的主導地位顯而易見,對教學當中包括教材的審核、靜物的擺放、使用模特兒道具、教學過程的分析、解讀、指導等等各個環節上起到把關作用。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