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藝考新政:臨陣磨槍不再靈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0 12:11:25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新春伊始,各地藝考便“如火如荼”。今年的藝考以改革的號角拉開帷幕,無疑又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場”氣氛平添了幾分緊張。藝考改革使得藝考之路更加曲折,考生們紛紛戲稱今年是“史上最難藝考年”。那麼,藝考改革是否會讓多年來的藝考熱降降溫?“史上最難”到底難在何處?藝考的一系列變化又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藝考熱降溫了嗎?

中國藝術人才網發佈的《2013藝術教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從2002年至2013年,全國藝術類考生人數從3.2萬增加到近100萬,足見藝考升溫的驚人。藝考備受青睞的原因不一,或是出於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或是文化課成績一般、欲借由藝考的捷徑來實現“曲線上學”。據了解,抱持“曲線上學”想法的考生確實佔有一定比例。

不過,隨著藝考新政的逐步實施,多地藝考呈降溫趨勢。其中,參加湖南省藝術類專業統考的總人數較去年減少了2330人;江蘇省美術統考人數減少近3000人;重慶市藝術類報考人數減少了7807人;湖北省藝術考試報名總數減少近8000人。

然而,今年藝考的“退燒”僅出現在普通高校中,且降幅不大,而知名院校的報名情況大有“高燒不退”的態勢。2014年北京電影學院網報人數近1.9萬人,比去年增加2000余人;中央戲劇學院的報考人數更是增加了約1萬人。然而,這些知名院校的計劃招生人數並沒有隨之增加,中央美術學院今年的招生規模依然為800人;北京電影學院計劃招生513人,與去年持平;中國音樂學院計劃招生305人,僅比去年增加1人;中國傳媒大學今年計劃招生689人,較去年只多了20人;北京舞蹈學院更是由去年招收108人減為90人。這更加凸顯了名校報考中“僧多粥少”的狀況,無形中提高了藝考競爭的激烈程度。

文化課成績要求提高

除名校“僧多粥少”外,藝術類專業文化成績逐步提高加劇了藝考的難度。2013年教育部下發《藝術學門類專業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要求擬從2014年起,提高藝術類招生文化課的控制分數線,其中美術類本科專業文化課控制分數線不能低於同批次普通文理科學生文化成績的70%;音樂專業不能低於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績的65%。

由此,不少高校加強對藝術類考生文化知識層面的考察,部分新增專業更是將考生的文化成績作為錄取的重要標準,如中國傳媒大學新增的影視攝影與製作(光環境設計方向)藝術類本科專業,北影在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新增新媒體藝術方向,中國音樂學院新成立音樂科技專業等。

談及為何要提高藝術類考生的文化成績要求時,有專家提出,歷年來藝術院校“重專業輕文化”的教育慣性和以專業成績作為錄取重點的招生慣性,造成了考生及學校對文化課重視程度的降低。

藝考新政將促使各藝術院校重新審視人才選拔和培養的方式。各高校新制定的考試內容和錄取規則都力求符合改革的精神,以更合理的方式兼顧對考生專業水準和文化成績的考核。中國音樂學院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長遠來看,這些要求符合高校藝術人才的培養規律。具有更高綜合素養的音樂人才會推動音樂文化、尤其是我們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遴選時提高對文化成績的要求是第一步,學生入學後除專業技能外的文化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

“臨陣磨槍”不再靈光

長期以來,高校藝考中一直存在大批“速成考生”,這些考生往往只在考前幾個月參加突擊式的密集訓練便上考場。此類“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在美術、播音主持、編導等專業中最為興盛。但今年省級統考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校考考點數量相應減少、嚴格限定按藝術類招生的專業、相關管理部門採取有力措施清理整頓藝考培訓活動等藝考新政的實施,“速成考生”們要擠進藝校大門變得難上加難。如湖南省美術考生減少1844人,播音與主持專業減少203人,編導專業減少461人。

此外,部分學校的專業考試內容難度增加,如中國美術學院色彩考試命題要求畫彩色頭像,而非往年要求的彩色靜物。中國美院招生辦主任李都金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彩色靜物考了10年,許多培訓機構把培訓搞得很僵化,比如不會畫的人按照‘六步法’也能畫出一個像樣的蘋果。”而彩色頭像對考生的藝術感知力的要求遠遠高於靜物,靠幾個月“臨陣磨槍”只能在考場上敗下陣來。如此大浪淘沙之下,對藝術懷有真正熱情、具備紮實基本功的學生能有更多機會被精選出來,生源的品質也將得到控制和提高。中央民族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崔玲玲指出:“這些改革能夠遏制那些想走捷徑上大學的藝術‘門外漢’,避免藝術專業培養出越來越多‘匠人’。”

此外,儘管今年不少高校簡化招生和考試環節,打出“減負”牌,但考試的難度並沒有降低。中戲新聞發言人徐貞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今年中戲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方向取消原二試筆試考試科目及原三試中的才藝展示。修訂後的考試內容為初試,包括朗誦、命題播報;復試包括即興評述、綜合面試。不難看出,這樣的修訂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察更為嚴格。

面對改革背景下的藝考新形勢,注重專業訓練又能兼顧文化課考生認為能夠盡顯其才能和素養。但對於那些只重專業成績、不重文化成績,或者依賴速成、試圖尋找捷徑的同學,新政策必會造成一定的衝擊。報考了西安音樂學院的劉文同學認為:“改革會讓考生和家長逐漸認識到文化課學習和基本功紮實的重要性。我身邊的許多人現在越來越懂得要提前開始準備以及到哪尋找經驗。”來自江西的考生家長雲夢女士表示,從藝考的新變化一萌芽她就開始要求孩子在進行專業訓練的同時不能放鬆文化課。“儘管這對孩子、對我們家長而言,負擔和壓力都增大了不少,但要收穫成功必然要付出長期的努力。”她坦言。

至於如何應對藝考改革,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孫立軍建議:“首先,考生要培養自己的專業興趣點,對專業有較深入的了解,同時要進行系統的、長期的基本功訓練。其次,考生要學會觀察生活,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加強對文化課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另外,要用平常心來對待藝考,杜絕浮躁,堅定信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