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畢業季:藝術如何學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28 12:59:37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6月是大學“畢業季”,藝術院校的學生們正忙於最後的畢業論文和畢業創作。然而,畢業論文與創作的情況直接體現藝術院校培養人才的“學術”程度。大學藝術教育,對“學術”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只是冠冕堂皇地説説而已,有的只注重“學”,更多的只注重“術”。應該説藝術院校學生的畢業作品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也就是通常意義的“學術”。

縱觀藝術史,成功的藝術家大多在藝術的表達和思想的詮釋上具備了較好的綜合能力——所謂“學”與“術”兼備。

藝術通過實踐産生,但需要人們去解讀,而解讀的過程也是靠近藝術的過程。但是,這個靠近藝術的過程是否有意義;如果有意義,那麼解讀是否得當。

藝術素養的完善

藝術對於常人而言,似乎是一種修養、陶冶。對於藝術家而言,作品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以及創新能力是決定其藝術價值的關鍵。

學藝術者常常以作品説話。沒有錯,但是作品説話也是有高低之分。藝術家在用藝術語言來表達心意之時,藝術作品的境界是與藝術家的人格修養密不可分。時常見到藝術家不理會藝術批評家的理論,認為他們不懂藝術;而藝術批評家也常常指責藝術家沒有文化素養,認為他們説不明白作品。其實兩者是相互依存之關係,也是藝術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是藝術家關注的是實踐部分,藝術批評家關注的是理論部分。雙方時常沒有達成相互彌補學習的和諧關係。這種由來已久的現狀,使得藝術家、藝術批評家都很難形成一種全面的宏觀視野,也不利於各自人格的完善。

“作品如其人,言之必有物”。這些中國傳統經典話語依然可以解釋今天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我無法相信一個修養不高,甚至品行不端的人,他的藝術作品能打動人;也無法相信一個高談闊論者且毫無與實踐相聯繫的所謂理論。藝術實踐需要理論的提升,而理論更需要落地才能生根。如果理論是“學”,實踐是“術”,那麼,“學”與“術”為何不能兼備。

藝術人才的培養

大學藝術教育多年存在實踐與理論分離現象。其中,教藝術實踐的老師注重技術,教藝術理論的老師只講史論。這種現狀是由原來的教學培養模式所決定的,也是囿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學術”分離觀念——學是學,術是術,“學術”分家並且産生等次關係。

確實,把學問做到家不容易,把技術做絕也很難。兩者兼備且難上加難。如何打破這種僵局?這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學”與“術”的相互關係,需要對藝術具備更廣泛的理解與能力。我想,大學藝術教育的探索是解決這一現狀的關鍵。

有名人言:“思想力求成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這裡的現實也可以解釋為實踐者的産物。

藝術實踐者應該更明白指導個人實踐的理念及意義是什麼,具備怎樣的不可替代的創造價值,以及這些理念是否通過實踐被有效地傳達出……理論閱讀、思考交流、寫作能力是學藝術實踐者必須加強的。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如果作者都表述不清,那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但是,藝術實踐者常常會發生 “心是口非”的尷尬。當然,學藝術理論者也應多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對藝術不同表達特質和意義的敏銳觀察度。如此,理論才能言之有物,切中實際,從而避免常見的陳詞濫調,或者故作高深濫用專業術語,或者生套哲學詞彙,撰寫出與藝術作品毫無相關的文章。

文化的發展需要實實在在的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離不開具備有思想、有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如何改變“分散、封閉、低效”的現狀,如何突破固有的觀念壁壘和發展障礙,或許,“學”與“術”兼備的人才培養方向是為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可行之道。

藝術能力的提升

藝術工作者們經常在搞創作(包括實踐與理論),可是何為創作?這是需要藝術工作者思考的問題。筆者以為,創作是有時代特性的、有個人風格的、有不同詮釋意義的,它是有別於過去時期的作品意義。歷史也是如此形成。每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同表達思想意義和表達方式的創作作品産生,它們構成了漫長且不一樣的歷史畫卷。那麼,我們也需知曉過去的歷史是什麼才能夠做到有別於以往的可能,否則何談創作。當然這只是基本的能力,這些能力也是不能夠脫離閱讀、觀察、思考、實踐來完成。尊重歷史,不等於忽視今天。歷史總是在發展,如何融通古今,立足當下,平衡好獨立與開放的關係,這是藝術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對於當代人如何體現出文化發展,時代特質,國際視野,提升百年來中國文化的能力,這對於今天的藝術工作者尤為顯得重要。

每個國家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發展軌跡。藝術是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完全復古的或者媚外的心態也是創作不出傑出的佳作。至於談到國際視野與文化從屬性問題,有些學者總是把兩者相對立來看。國際視野並非意味著舍去文化從屬性,文化從屬性也不意味著失去國際視野。每個時期,每個國家與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發展屬性,而這一屬性也是造就當今世界文化如此精彩紛呈的原因。當然,這也是贏得別人對於你産生尊重的理由。

“學”與“術”的意義

20世紀70年代,日本出現了被稱為“物派”的重要藝術流派,這不僅對日本現代藝術産生深遠影響,也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重視。“物派”的重要藝術家也是該流派的靈魂人物——李禹煥,他在個人藝術發展中不僅努力創作實踐,而且勤於閱讀、思考,並寫就大量的評論文章,逐漸形成了個人的理論體系,推動了“物派”發展,展現了東方文化在世界的當代魅力,為藝術史留下了輝煌的篇章。這就是“學術”的力量。

“學”與“術”之結合的意義具有其現實性。在當今物質氾濫之時,對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在對當代藝術方面所認知的程度與能力而言,確實存在不盡如人意的狀況。因此,藝術工作者需要在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思考、創作藝術作品同時,更需要提高對藝術作品的詮釋能力,從而達到讓觀眾接近作品的本體意義,感受到藝術帶給他們的精神力量。藝術的理解需要“學”,藝術的發展也需要“術”。只有“學”與“術”兼備才能體現藝術的魅力所在。雖然,藝術實踐者在創作中付出了許多勞動,但是面對傳統學術觀念——重“學”輕“術”的現狀,實踐者有責任把踐行的理由表達出來。

人類的母語顯然不是視覺圖像語言。視覺圖像的意義,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需要轉換成通常意義的母語語言。因此,只有兩者兼得才能傳播、推動藝術發展。這裡,筆者還是希望一貫重“術”輕“學”的藝術家們,尤其是只關注實踐的藝術學子們,應該積極主動地去研究藝術之“學”,將來一定會有所成效。何況,藝術不僅僅是個技術活。

對於每個人而言,進步總是伴隨著不適應,而後再適應的過程。對於業內而言,作品也許能告訴同行是什麼,但是,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我以為,時間更能證明藝術工作者對“學術”的價值體現。“畢業季”,是藝術學子們展示畢業成果之時,也是踏上新征程的開始。對於當今社會,物質氾濫、私欲膨脹、信仰缺失的時代,藝術更需要我們藝術工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得其作用更加廣博和意義深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