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唐卡專業首納入統考範圍 業界稱將推動技藝傳承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8 13:56:27 | 文章來源: 中新網

2013年甘肅省普通高等美術專業統考成績合格線已于日前公佈,關注藝考類的民眾不難發現,唐卡專業首次被納入統考範圍。

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唐卡教師楊旦春1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甘肅省招生辦對唐卡專業進行統一考試,提升了該專業生源的穩定性,對這門古老技藝的發展與傳承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記者在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09級唐卡班看到,墻壁上挂著的各種唐卡作品將不大的教室粧點得藝術氣息濃郁。大約十多個學生正在這裡作畫,他們的作品被繃在畫架上的木製畫框中。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學生們的臉上、畫上,楊旦春則站在一個學生身旁為其作指導。

楊旦春告訴記者,他從1993年開始接觸唐卡這門藝術,2008年起正式教授這門課程。談起這門藝術,他引用《西藏繪畫史》中的一句話稱:“和其他美術藝術形式不同,在所有繪畫作品中,唯有唐卡一眼看上去就很獨特,不用解釋。”

楊旦春介紹,按照文獻記載,唐卡在青藏高原流傳千年,其色彩對比強烈,技藝的精髓在於對線描的把握,先後吸收了印度、尼泊爾、中亞等地的繪畫手法。要畫一幅唐卡作品,首先要用石頭將作畫用的純棉布打磨至沒有絲毫縫隙,其次根據公式算出所畫人物、物品的大小比例,將度量格子畫于畫布之上,接下來是造像、上色,最後定型。

中國畫大師張大千曾説過中國畫以線描作為生命,但是真正的線描技術掌握在藏族畫師手中。為此,楊旦春反覆向其學生強調一定要練好唐卡的主要表現方法——線描,因為它貫穿于造像、定型這些重要步驟裏。這也是為什麼高校唐卡專業大一、大二主修線描學的原因。

同時,一幅好的唐卡還需要畫者掌握準確的度量,學生們最初需要練習好菩薩、度母(女性菩薩)、俸祿神這三大類度量範疇,從而再進行創作。

除此之外,唐卡所用的顏料也十分考究,大部分都用礦物質打磨而成,因而保存時間長;顏料中也會加入藏藥用來防蟲;還有將金箔、銀子磨成顏料用來描金之説。“上色的過程花費時間越長,做的越細緻,則唐卡的品質越高。”楊旦春如是説。

學生扎西當知告訴記者,他學習唐卡已有十年之久,剛開始僅僅是覺得這種作品很漂亮,後來拜師學習三四年後,他才對唐卡有了基本的認識,大學期間通過對唐卡的種類、形成、構圖學、線描學等理論知識的學習後,他更加喜歡這門技藝了。

扎西當知還稱,線描的系統學習過程很枯燥,當時每晚都要畫到十一點、十二點,那時候並不理解老師。然而,現在通過與其他高校學生水準的對比、以及作品在市場上暢銷度的對比,他明白了老師的苦心。

據悉,在高校招收唐卡專業之前,這門技藝主要靠民間藝人招收學徒來傳承。目前,全國僅有西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招收該專業。

對於唐卡納入甘肅省藝術類統考一舉。楊旦春表示,唐卡沒有統考前,不少學生通過考素描、速寫、普通美術色彩等科目就能進入唐卡班,儘管有些學生國畫、油畫均畫得很好,但不代表他們掌握了唐卡的線描、造型、色彩等方式,因而招收的學生差距比較大。

“唐卡納入藝術統考,説明瞭其地位的提升,這樣一來,一些中學就會配備相應的教師,學生的品質也會因此提高,使得高校生源變得相對穩定,有助於唐卡技藝的發展與傳承。”楊旦春解釋道。

楊旦春還透露,西北民族大學自2007年開始招收唐卡專業本科生至今,一直重視與其他兄弟院校間的交流,該校的理論課程設置、教學方案及學生的水準都得到了認可。尤其是去年5月,該校牽頭舉辦了全國高校唐卡作品展,展示出大批學生優秀作品。“高校間相互交流學習非常有必要,今後有可能的話要持續下去。”楊旦春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