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術教育者何多苓:藝術可教,但天賦更為重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0 17:21:45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何多苓在工作室

何多苓在工作室

12月23日,展覽“繪畫的根莖:何多苓教學研究計劃1——手感與句法”將在成都K空間舉辦。何多苓師生展已經在幾年間多次舉辦,但據策展人魯明軍介紹,本次教學研究計劃系列“不再是簡單地展示他們的最近的創作狀況,而是根據他們的實踐預設了三個問題:1,手感與句法;2,技術與審美;3,逸出與實驗。分別於2012、2013、2014三年依次實施。”展覽主題為“繪畫的根莖”是想要在學術上探索繪畫本源的問題,如為什麼畫畫,畫畫的技巧與思想的聯繫等。同時也是對師生關係、傳統傳承的一種比喻。99藝術網編輯在展覽前對何多苓進行了專訪,圍繞藝術教育發問,試圖了解畫家何多苓為人師的一面。

鼓勵學生自由成長

從教十年的何多苓會定期舉辦師生聯展,這既是對學生的一種提攜,另一方面也因為他把與青年人一起辦展覽視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他看來,在繪畫中老師與學生體現著也共同完成著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觀眾能夠通過展覽看到幾代人在繪畫技法和觀念上的共同點與差別。本次展覽“手感與句法”中,魯明軍選擇了何千里、余佳、曾樸、鄭越四位學生與何多苓共同參展,作為何多苓教學研究計劃的第一部分。何多苓認為這四個青年畫家都具有注重用筆與筆觸在畫面上的體現的特徵。並且,他們的創作都汲取了何多苓繪畫的要素,尤其是鄭越和余佳的作品深受何多苓風格的影響。

但是如同植物的“根莖”,繪畫也會不斷地更新,每個青年藝術家都擁有無限生長的自由。何多苓評價自己是個比較革新的藝術教育者,他不會將自己的方法強加給學生去限制他們的繪畫方向,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發揮個人的長項,“最好發揮自己獨有的東西,揚長避短”。所以他的大部分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關注點與興趣點,在實驗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道路。

藝術是否可教?

對既是一位確立了特定風格的藝術家也是藝術教育工作者的何多苓提出“藝術是否可教”這樣的問題再合適不過,顯然他對此也有著獨到的思考。“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教的,但同時也取決於個人的素質與悟性。假如把‘教’理解成為言傳身教或者講課,它所起到的實際作用仍然是外在的。主要還是看學生自己對於是否有興趣,對藝術本身是否有深入的理解,是否想把藝術作為終身職業。”何多苓舉例説看畫冊、看展覽、與同行交流等都是向老師學習以外的資訊獲取途徑,都可以對年輕藝術家的創作起到良性的作用和推動。

何多苓非常強調學生的“悟性”、“天賦”。雖然在藝術創作中天賦與技術不能截然分開,但是天賦還是最為重要的,“首先有天賦,然後努力,這二者才能讓你掌握一個很專業的技術。”人生可以寬厚,藝術絕對勢利。

何多苓告訴我們,在學生最初的就學階段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天賦來。“有些學生一看就知道天生是個畫畫的人,因為他在形體、色彩等方面的感覺特別敏感,會捕捉到一些別人注意不到的獨特的東西,這一點是我們從事藝術教育的人應該有的眼光。”他認為參加本次展覽的曾樸就是一個天賦非常明顯的學生,“曾樸有一種天生的色彩能力,就是面對一個客觀對象知道如何轉換成畫面的色彩,這一點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也不是人人都能習得的。他有這個天賦,一目了然。”

在參加十月末成都舉辦的“馬一平藝術教育50年師生同仁作品展”時,何多苓稱馬一平老師是一個天生的教育家,當我們問及他對自己的藝術教育工作如何評價時,何多苓謙遜地説自己與馬一平老師差遠了。他的重心還是在創作上面,創作也能夠給他帶來更大的成就感。“教育于我是一種責任,希望我這個前輩能夠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