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年輕藝術家市場要靠兩級市場聯袂培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01 13:35:36 | 文章來源: 藝術網

編者按:張愛玲説,出名要趁早。在藝術圈中,一批年輕藝術家也被當做“藝術明星”被各畫廊重點推出。顯示在其後的市場形式也從08年開始越來越被重視,一二級市場共同推出的數位年輕藝術家,他們近年在市場中的地位仍然是穩定的。然而在今年春拍中,二級市場卻普遍表現出被動的姿態。其中此消彼長的原因有哪些?這種一二級市場合作的方式是否適合當下的市場環境?怎樣的合作模式才能最穩妥地讓年輕藝術家在藝術市場中更健康地成長?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在08年進入了一個調整期,百萬元級別藝術品從市場份額來看全線下滑。當市場再次反彈時,之前的市場一線名單迅速減少,然而,一批年輕藝術家卻活躍在一級市場中間,不僅得到了批評家和畫廊的同時推薦,也得到了新老藏家的關注。就在同時,崇尚推薦市場成熟作品的二級市場也進入其中,嘗試把年輕藝術家作為一個單獨的市場版塊來進行推薦和研究。從2010年到2011年的拍場表現看,這個嘗試無疑是成功的。但今年春拍,各家拍行紛紛減少對年輕藝術家作品的推薦。

年輕藝術家作品上拍數量(不完全統計)

年輕藝術家一級市場尚待培育 二級市場有意避開

雖然今年市場整體遇冷,二級市場紛紛減少拍品的推出,但年輕藝術家作品的縮水率遠大過其他門類。原本市場價格較低,市場成長空間較大的優勢這次也沒有被眷顧。一方面,年輕藝術家入市時間較短,投資風險較高,較大的未知數成本使得藏家在大市場環境欠佳的情況下更願意選擇觀望。但另一方面,一級市場對年輕藝術家的培育不足夠成熟也是此次二級市場“放空”年輕藝術家的重要原因。二級市場更願意接受市場成熟度較高的藝術品,而大陸畫廊自身以及對年輕藝術家的市場培育顯然還不夠成熟。北京永樂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主管專家王從卉表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發展的時間、歷史比較短,從一級市場來説,畫廊的經驗,客群的水準,包括畫廊經營的資金實力等等,還是屬於比較初級的階段,跟歐美的一些大畫廊,甚至跟台灣的一些大畫廊相比,不是在一個層級上。目前大陸的畫廊在培育年輕藝術家方面還是相對吃力。”

這種觀點也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肯定。二十世紀末期,中國大陸的先鋒藝術家匯聚成一股潮流,隨之,在強烈的需求下,有關當代藝術的畫廊也孕育而生,並學習西方畫廊實行藝術家代理制度。但對於西方已有百年經歷的畫廊歷史來説,大陸短短二十年的經歷顯然不足。對於年輕藝術家的培育來説更是如此。偏鋒新藝術空間掌門人王新友也認為:“一個年輕藝術家從剛開始培育到市場成熟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顯然,現在中國畫廊對年輕藝術家的培育還處在初期階段。”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