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最慘烈的週末”十萬考生為“名校入場券”奔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13 18:17:15 |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報

自主招生對考生而言只是擺脫“裸考”的機會

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的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自主招生考試之所以讓考生疲於奔命,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安排密集,而是現行自主招生對考生而言只是擺脫高考“裸考”的一個機會。

上海交大附中的高三學生徐嵐,參加了復旦“千分考”、“華約”聯考,還將參加華東政法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在“華約”中她選報了上海交大。身為文科生的徐嵐覺得,決定報考哪所大學主要還是看分數,“復旦和上交大是一個檔次的,能考上哪個就上哪個。”

復旦附中的孫同學也參加了復旦“千分考”和“華約”聯考,“華約”中選報了上交大和浙大,她告訴記者,“如果復旦要,就去中文系,如果上交大要,就學理工科專業。”

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發現,考生在選擇學校方面,並沒有什麼特別考慮,大多是按照各高校歷年的錄取分數檔次來決定。“北大、清華是第一集團,能衝就衝一下,復旦、上交大肯定是上海考生的首選,其他一些高校則是保底,多一個機會也好。”一名考生直言不諱。

這表明,多數考生只是把參加自主招生考試視為考大學的“捷徑”,他們在選擇學校時,多是根據高校的牌子和錄取分數線而定,而非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

而考生的壓力也主要是來自能否獲得預錄取或加分錄取的資格。接受採訪的考生普遍表示,如果拿不到這張入場券,要想“裸考”進名校將會很難。為增加被錄取機會,考生參加多場考試也就很正常了。

上文提到的那位上外附中的學生家長就表示,現在要想上復旦,就必須參加“千分考”,“裸考”是不會有什麼機會的。

另一方面,國內高校辦學特色不鮮明,也是令考生四處趕場的原因之一。

上海一位高中老師坦言,和國外的高校相比,國內高校缺少辦學特色,都聲稱自己是綜合型大學,考生和家長也只是泛泛了解高校的情況,“比如文科好的學生,就會首選北大、復旦;理科好的,就會首選清華、交大。至於其他一些不是特別有名的高校,考生和家長就更不清楚了,只能按照高考錄取分數來分檔次。為了增加機會,就儘量多考幾個,反正這些學校都差不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