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人民日報:要加大中國文化的話語權、影響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1-29 11:10:07 |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歷史上,中國文化的傳承不限于本土。其原因在於,她曾以獨特的分量和傲人的高度享譽世界,漢唐盛世中的建築藝術就是顯例。不過,一個民族的文化鼎盛並非讓人一勞永逸。古希臘的藝術可謂精妙無雙,影響了西方後世許多藝術家,但是當代希臘藝術卻難以企及曾有的輝煌。同樣,義大利文藝復興也一度奪目無比,但當代義大利的文化藝術卻呈現出不小的落差。雖然中國因為偉大而又悠久的傳統而堪稱文化大國,歷史上有過彪炳史冊的世界性影響,但是,清醒地看,我們今天的文化藝術尚未獲得世界為之矚目的成就與高度,實現走向文化強國的目標尚需努力。如何從勞務和産品的輸出,過渡到讓我們的文化與思想成為世界共用和激賞的對象,無疑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應該強調的是,中國當代發展已為文化的深刻躍遷提供極為難得的契機。今天中國的發展包含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轉變,即從勞務與産品的輸出國家,向大規模消費高端産品的國家的過渡。我們可以感受到,這與其説是純粹經濟領域裏的態勢,還不如説是文化將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一個收入上升、高端消費開始漸漸佔據一定地位的國家中,文化的意義將凸顯出來,從文化認同到世界性眼光等問題,都將在中國社會中引起關注。這其中一定有雀躍的興奮,也有不可回避的陣痛,有更為清醒的視野,也有尤為迷茫的困惑。但是,不管怎麼樣,當經濟的發展已然成為一種卓然的現實成果,那麼,文化本身的建樹與傳播就必然成為題中應有之義,而且,還必須是一種相得益彰的呼應甚至引領,而不是被動的附和與跟進。一方面,我們需要文化和藝術來提升我們民族的素質與水準;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呼喚和産生越來越多的超越本土地域性的文化成果。

無疑,任何文化的偉大發展都與實實在在的傳承密切相關。很難想像,一種不與自身傳統對接的文化作為,可以獲得世界性的影響並留存在歷史記憶之中。事實上,我們可以發問的是,我們對自身文化傳統的了解到底有多深?深究起來,我們這方面的功課做得還不夠。

以我相對熟悉的中國古代畫論的研究而言,其中似乎就有不小的誤解和遺漏,或者説,深刻的解讀做得少而又少。例如,我們很少想一想,為什麼在中國畫論中有那麼多篇幅涉及技巧問題?這些關於技巧的體會之語是否可以直接歸為“形而下”的範疇,而不具有進一步討論的價值?是不是在美術院校沿用西方學院派教育體制的同時,已經難以有空間,可以容得下對中國古代畫論的分析、借鑒?像大畫家黃公望(元代)在論及山水畫時提出的“糊塗其筆”,或者補充以往“三遠”觀念時獨撰的“闊遠”説,是不是僅僅只能歸類于技巧本身的言説?

回答是否定的。如果我們知曉黃公望本人大落大起的人生磨難,那麼,看得出無論是“糊塗其筆”抑或“闊遠”,早已越出純技巧論的範圍,既不是指隨心所欲的亂涂亂抹,也不是指一味展寬畫面的景觀,而更是一種超越了技巧的悟性和胸襟,滲透了極為灑脫的人生哲學。可以説,黃公望的“關鍵詞”不愧為獨特的傳統財富,在西方繪畫的技巧論中難以找到相對應的有力表述。從某種程度上説,我們面對自身文化傳統時買櫝還珠式的現象不但洵非虛構,而且在缺乏潛心傳統的現狀下,可能繼續與傳統保持某種“隔”的狀態。

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歷史上,中國曾經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但我們今天對世界的了解顯然還是以西方為中心的,比如對非洲文化,甚至亞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事實上,我們即使是對西方文化藝術的把握,也有明顯的不足。常常在一些場合聽到有關“西方藝術是邏輯的,而中國藝術是非邏輯”的高論。不要忘記,西方是有非理性主義傳統的,並非所有西方藝術都是“理性”或“邏輯”的,而中國藝術是否屬於“非邏輯”一路,也大可懷疑。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上有錯位,就往往會誤解我們自身的文化與藝術。

曾有媒體報道,日本的書法比中國還火,每五到六個日本人中間就有一個研習書法,這就很值得我們思考。更值得尋究的是,我們儘管確實擁有依然活態化的中華文化,但是,在相關話語的歸屬權上卻遭遇了一些不無窘迫的情況。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它們在時時地提醒我們,放在一種世界的語境裏,我們尚需思考如何擁有更多的、有關自身文化財産的話語權,以及應有的影響力。

需要我們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如何更有效地在世界範圍內傳播我們文化藝術的精粹。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在研究自身文化藝術時,或多或少地忽略一些關鍵觀念的轉換,或轉譯工作的重要性。譬如,我們依然不能自如而又精準地譯介諸如“意境”、“逸品”和“氣韻”等一些舉足輕重的專門詞,也很少梳理這些詞與中國哲學、倫理旨歸以及生命論的內在聯繫。可是,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觀念又何嘗不是讀解中國經典藝術的鑰匙!

擁有文化的傳統,並不一定等於能用好這種傳統,不得要領或淺嘗輒止正是我們要特別予以警覺的弊病。同時,我們今天放眼世界,從中吸納所有非凡的力量和非同一般的眼光,這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的。記得德國文豪歌德在晚年時曾經吟咏過“視我所窺,永是東方”的動人詩句,這是一種何其美好的文化希冀,這也理應是我們今天思考自身文化傳承時心儀的偉大目標。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