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浙江大學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沈語冰在滬談“畢加索的想像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06 13:59:03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朵拉-馬爾》中,可以看到畢加索塑造人物形象時所慣用的“雙面臉”

 

12月1日,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沈語冰在世博園區中國館一層為“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名家解讀系列做了題為《畢加索的想像力》的講演。沈語冰長期從事西方現代美學、現代美術史與美術批評史的教學和研究。他聯繫時代背景,從解讀現代藝術的兩個方法論出發,將畢加索放置於歷史與藝術的坐標係中,闡釋了畢加索的創作動因。

沈語冰認為,畢加索看似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絕對不是毫無章法,他一步一步地按自己設定的想法走下去,走到不能再走的時候,就掉頭尋找別的主題,這也是理解畢加索創作的關鍵。“畢加索想要全方位地從正面、側面、反面來呈現人物形象,這是他從年輕時就有的一種根本性的關切。”“他不停地探索,而這種探索基於他對西方整個視覺傳統的熟悉,再加上自己旺盛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從而玩起了人類想像力中的一種極致遊戲。這是我們在看畢加索作品時,感受到一種最大的愉悅的來源,也是畢加索的偉大之處。”

以下為當天講座實錄:

關於想像力自行設定規則 窮盡所有可能性

西方研究現代藝術的大師,這些批評家、美術史學者這樣解讀畢加索和他的運動。第一個代表人物是英國著名美術史學家和評論家羅傑-弗萊。後印象派是他命名的,他構成了整個形式分析和現代美學的基礎。羅傑-弗萊論證塞尚藝術的一句話:沒有哪幅繪畫不讓公眾百般挑剔,因此那種光溜溜的表面是為了蒙蔽一些現代學的人而繪製的。

美國藝術評論家格林伯格則認為,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的特徵,繪畫不同於雕塑和舞臺,繪畫是一個平面,而所有的雕塑都是立體的、三維的。所以,格林伯格説,繪畫要走向本質就要走向平面。由於平面性是繪畫不和其他藝術共用的一種條件,因而現代主義會走向平面性。

這其中的一個切入點是變形,或叫造型。羅傑-弗萊和格林伯格都為塞尚的變形問題辯論過,他不是畫錯了,而是有意的變形。既然可以變形,不按照正確的透視或素描法來做,那你還擋得住後人的步伐嗎?最後,我們可以看到畢加索現在的畫裏純抽象的東西。當然,畢加索的晚年又回到了一些帶有形象的作品。

我們講的第二個是圖像學,德拉克洛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畫了三個版本,畢加索在皇宮裏面看到了這個畫,後來創造了大量這一作品的變奏系列,包括15張很大的油畫、大量的石版畫和素描。關於這15個變形畫,有很多的解釋。先不説畢加索為什麼要畫這麼多變形畫,先來看它的主要版本。

他畫的第一個版本,在原作品裏有4個女人,宮女、黑人、僕人,僕人是照料這些宮女的。這些宮女是什麼人?其實是阿爾及利亞皇宮裏的妃子。這是西方人第一次走進具有東方異國情調的後宮,這是一個很罕見的事情,這個作品一齣來就引起了轟動。德拉克洛瓦為什麼有這樣的能力?因為他是法國最有名的畫家,也是歐洲最有名的畫家,他説服了阿爾及利亞國王,然後就畫了下來。

畢加索第一個版本裏,畫了兩個坐著的女人,一個站著一手拉開帷幕,一手托著杯子,畢加索顯然對這個版本不滿意,他又畫了第二個版本。第二個版本突出了中間的人物,這個僕人依然是背朝觀眾,其他兩人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第三個版本,原作裏面4個女人他都畫齊了,但是畫得亂糟糟。這裡多畫了一個,是不可思議的,頭朝地。畢加索會有一些創新的東西,把這個人物倒過來,這個被證明是畢加索很感興趣的一個姿勢。他早前一些素描裏有很多的模特都是倒過來的。這個第三個版本很亂,不和諧,畢加索顯然不滿意,然後又繼續再畫下去。

第四個版本裏,一個女的是臥著的,在一個人物的姿態裏,他想做到使她既是俯臥又是仰臥。這怎麼可能呢?畢加索就玩這個遊戲,盡可能地擺弄人物姿勢。這也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之一,畢加索的想像力絕對不是天馬行空的,他絕對是有章法的。這個章法就來自於他對自己遊戲規則的設定,玩到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用盡,他就不想再玩了。這個作品告一個段落後,他就不再畫下去了。所以,他畫了15個版本,直到最後的版本他就滿意了。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設想,畢加索的想像力來自於哪?根據我的研究,和很多專家提供的資料表明,畢加索是一步步設定以後繼續朝下走,走到不能再走,就掉頭尋找別的主題。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