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
《哈薩克牧羊女》色調柔和,線條富於動感
《春到西藏》表現出翻身農奴當家做主的喜悅之情
董希文(1914年~1973年),著名油畫家,新中國最早提出走油畫民族化道路的人。其作品《開國大典》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 ,表現民族地區及少數民族風貌的作品《春到西藏》、《哈薩克牧羊女》、《苗女趕場》等作品影響深遠。
上世紀50年代,在新中國蔚為大觀的畫家群裏,以恢弘的氣度闡釋時代精神而又富於中國風格的油畫家,首推董希文。而談到董希文,就不得不提他家喻戶曉的油畫作品《開國大典》。正是這幅傳世名作,讓人們記住了董希文這個名字。當年,毛澤東看了這幅畫評價道:“我們的畫,拿到國際上去,別人是比不過我們的,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董希文1914年出生於浙江紹興,1918年遷居杭州,先後師從林風眠、顏文梁、劉海粟、常書鴻等繪畫大家。董希文很重視藝術的表現力,同時也十分重視深入生活。他説:“即使很有藝術經驗的人,一旦關起門來,繪畫上總是很快地走下坡路。”
1939年1月,由國立北平藝專、國立杭州藝專合併而成的國立藝專遷到昆明,當時臨近畢業的董希文就去昆明的農村畫了許多小構圖。他尤其喜歡畫馬,為了熟悉馬伕的生活,他甚至帶上鍋巴作乾糧,跟隨馬隊往返數十里。
1943年,董希文任敦煌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他在敦煌臨摹了大量北魏與盛唐時期的壁畫,潛心研究傳統壁畫藝術的表現形式,並將這種民族風格融入自己的油畫創作中。《哈薩克牧羊女》就是受這一風格影響的典型作品。柔和的平塗色塊,富有強烈動感的藍色線條,加之對哈薩克族姑娘牧羊場景的描繪,使這幅畫如同一曲古樸而又奔放的民歌。
在敦煌時,董希文喜歡在工作之餘外出寫生。對西北的貧苦人民,董希文懷著深深的同情,為他們畫像;對“沙漠之舟”駱駝,董希文也有著別樣的感情,並於1947年在北平任教時創作了《戈壁駝影》。
新中國成立後,董希文在北京西總布衚同一間普通的房間裏,以高昂的熱情、精湛的技巧,歷時兩個月創作出革命歷史油畫《開國大典》(1952年)。這幅熱情謳歌人民革命的傑作一問世,就受到人們由衷的喜愛,印成年畫後,發行量達100多萬張。《開國大典》是董希文“走油畫民族化道路”這一主張的實踐成果。他在談到這幅畫時説:“在帶有裝飾性處理的這幅畫裏,盡力表現出富麗堂皇,把風和日麗的日子裏一個莊嚴而熱烈的場面描繪出來。”他大膽地用天藍、大紅、金黃色組成基本色調,把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董希文還多次深入藏族地區。第一次是在1954年,他隨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進藏,並去西藏康藏築路部隊慰問,歸來後創作了備受讚譽的《春到西藏》。畫面上既有自然界的景色之春,更體現了翻身農奴的心中之春。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周恩來指示在接待室懸挂《春到西藏》,其影響可見一斑。
第二次是在1955年,為蒐集革命歷史畫《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素材,董希文隨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組,沿紅軍長征路線寫生。在半年時間裏,他爬雪山,過草地,並將紅軍當時那種困苦的物質生活同他們的樂觀精神進行對比,這種對比也體現在了畫作上。
1959年,西藏經歷了民主改革的偉大變革,百萬農奴站起來。董希文懷著不可抑制的激情,在西藏生活了數月,創作了大量作品。比如,《山歌》(1962年)表現了藏族青年豪放又單純的形象,給人以明朗、熱情的印象;《黑衣藏族姑娘》(1962年)用流暢的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一個純樸的藏族姑娘的姿態。時隔多年後再看這些畫,那清新剛健、質樸感人的勃勃生機,仍使人感到親切、新鮮。
董希文投身於社會廣闊的天地,深入邊疆地區,描繪當地民眾的生活習俗,在豐富的生活感受和民族藝術傳統的熏陶下,探索油畫藝術民族化的道路。他明確提出了“油畫的中國風”觀念,指出:“油畫的中國風,從繪畫的風格方面講,應該是我們油畫家的最高目標……要從我們民族繪畫中去接受優良傳統,那就需要我們油畫家在研究多樣的油畫技巧的過程中,同時還應該以極大的努力去理解自己的傳統的東西。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建立起對於自己民族藝術的感情和應有的知識,才能夠使一個油畫家的血液裏充滿了自己民族的傳統的因素,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外國的油畫技巧吸收過來,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