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博物館狂熱症:爛尾潮裹挾而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6 09:31:58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中國各地美術館的大躍進其實並不新鮮。

每個城市都希望能再創畢爾巴鄂的神話。然而,鉅額資金、明星建築師、誇張設計、高調宣傳的方程式並非每次都能奏效。此後十年,隨著世界金融市場的起伏,一些曾經雷聲大作的高調博物館項目逐漸沒了聲息,鉅額投資打了水漂,美麗創想化為泡影。這股文化建築的爛尾潮至今沒有停止。上世紀末,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創造了一個博物館拯救一座城市的奇跡。

當時的古根海姆館長托馬斯·克倫斯的成功運作讓人們意識到博物館建築急需改造、轉型的現實,一座文化場館如果擁有讓人驚艷的建築外觀,其對遊客的吸引力會大幅度增強。

幾乎在同一時間,全世界在文化公共建築項目上開始投入鉅額資金,每個城市都希望能再創畢爾巴鄂的神話。然而,鉅額資金、明星建築師、誇張設計、高調宣傳的方程式並非每次都能奏效。

此後十年,隨著世界金融市場的起伏,一些曾經雷聲大作的高調博物館項目逐漸沒了聲息,鉅額投資打了水漂,美麗創想化為泡影。這股文化建築的爛尾潮至今沒有停止,就在最近一個月,又有三座建築陷入停滯的泥沼。在西班牙,尼邁耶藝術中心的關閉僅僅只是整個西班牙文化場館消化力不足的案例之一;在美國,大批博物館停止了興建或者取消了擴建;而在牛逼哄哄的中東地區,雖然富得冒油的迪拜和多哈的一系列明星工程只是延期,並未中斷,不過,以色列的寬容博物館的命運隨著多方參與者甩手不幹再次陷入了未知。

“一下子建那麼多爭奇鬥艷的美術館與博物館是否必要?”這個西班牙正爭論不休的話題,也是陷入博物館狂熱症的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西班牙:經濟病了,胃口很差

在政治家就“一下子建立那麼多爭奇鬥艷的美術館與博物館是否必要”這個問題激烈爭吵6個月之後,西班牙北部城市Aviles一家投資4400萬歐元的藝術中心也在勉強經營了半年後關門大吉。

由103歲的巴西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親任設計師的尼邁耶藝術中心本來雄心勃勃希望成為第二個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它追隨的榜樣僅僅位於150英里外。

過去20年,西班牙政府對公共文化設施進行了大量投資,造就了明星建築師設計的博物館、藝術中心林立的局面,一個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大放異彩,其他很多建築卻讓當地政府感到有些消化力不足,特別是3年前開始,當西班牙整體經濟下滑,許多雄心勃勃的公共項目陸續遇到麻煩。比如Galicia大區首府的文化城計劃,此計劃由彼得·艾森曼擔任設計師,至今已投資3億歐元。現在6幢大樓中的2幢的建設計劃已無限期推延。而尼邁耶藝術中心的關張又是一例。

在中心的最後一場演出於10月8日上演,是由弗拉門戈舞蹈家Maria Pages編排的舞蹈。最近的熱門演出還包括山姆·門德斯執導、凱文·斯派西主演的戲劇《理查三世》。

數千市民上街遊行,支援藝術中心,當地人依然指望著這座建築將整個城市釘上世界文化版圖。但是,擁有建築所有權併為藝術中心提供財政支援的當地政府卻堅持以賬戶“嚴重違規”為名將其關閉。

“缺少收支證明。”當地文化主管Emilio Marcos指責藝術中心在旅行、酒店和餐飲方面支出過多。

而藝術中心方面則對指責表示“震驚和困擾”,他們聲稱90萬歐元的年度預算“非常適度”,對一整年的花銷來説本就捉襟見肘,“況且它確實改變了城市,讓遊客人數增加了4倍,對當地經濟也是個刺激。”

“尼邁耶中心已經成為經濟的發動機,我們也不想浪費這一給我們帶來財富的建築。”女市長Pilar Varela説。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