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省晉江市燒灰村村民組成的“草根”演出團4日晚在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舉行了一場演出,演繹了木偶戲、南鼓獨奏、什音聯奏、高甲小戲這些具有古代宮廷雅樂特質的閩南戲曲音樂。5日舉行的研討會上,專家認為,閩南的傳統劇種之所以在燒灰村保存完整,是因為這些藝術就是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歷史已逾千年的燒灰村是晉江市轄下的一個行政村,其地名由“蕭妃村”通過諧音演變而來,是唐文宗之母獻貞皇后的故里。閩南傳統藝術中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南派掌中木偶戲、高甲戲都在村裏薪火相傳。
南派掌中木偶戲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傳統曲牌,以傀儡調為主,還吸收了梨園戲、南音、民間音樂的營養。俗稱“壓腳鼓”的“南鼓”因其技法古老獨特、節奏靈活多變,在該類木偶戲的傳統曲牌中獨樹一幟。據介紹,南鼓習之不易,鼓師需要把握全劇的速度和節奏,並根據腳後跟壓放在鼓皮上的力度製造音色和強弱的變化。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宋瑾認為,閩南的傳統劇種之所以在燒灰村保存完整,是因為這些藝術就是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在村民眼中,生活就是藝術,生活就是審美。”
南音以典雅、古樸、舒緩見長,古有“御前清音”的雅稱。聽過南音清唱《聽門樓》後,文化部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剛説,燒灰村嫻靜的音樂形式在浮躁焦慮的社會大環境中顯得十分可貴。“燒灰村村民並不是刻意地保護傳統的藝術形式,而是自然而然地延續生活傳統,將藝術帶入生活。”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平更強調燒灰村草根藝術“回歸本真”的魅力。“我在這場演出中看到了草根藝術的力量。與正規劇團比較,草根藝術的表演可能不夠專業,但是更加貼近自然,更有趣味,散發著泥土的芳香,是正規劇團所不能比擬的。”
演出結尾的《閩南什音譜聯奏》中,演奏者多為少年,最小的演奏者只有7歲。“小朋友的演奏讓人看到了閩南優秀傳統藝術後繼有人的希望。”宋瑾説。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長鈴説,是燒灰村村民對保護文化的自覺和洋溢在生活中的文化自信,使得閩南傳統藝術和諧地融入當代的文化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