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幹在最新一期《求是》雜誌撰文《堅持公平公正深化高考改革》。針對有關高考的各種爭論,戴家幹在文中指出,無論是“強化高校自主招生”,還是“強化絕對大一統”,都存在顯而易見的弊端。
1952年,新中國確立了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製度。1977年,在經歷十年動亂之後,鄧小平同志把恢復高考制度作為突破口,吹響了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第一聲號角,確立了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制度,重塑了公平公正的社會價值觀。
戴家幹指出,高考制度的施行為高校選送了大批新生,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各領域、各行業專門人才奠定了基礎。並且,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高考制度也在改革中不斷完善。他還引用一項調查指出,95.7%的人認為全國統一考試的高考制度是現階段最公平的制度之一。
然而,有關高考的各種爭論也從未中斷。有人認為,高考扼殺學生個性、忽視高校及地域差異,建議取消全國統一考試,代之以各高校完全的自主招生。個別人甚至把考試競爭帶來的學習壓力,理解為高考的“罪惡”,把高考推向素質教育的對立面。還有一些人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呼籲取消高校自主招生、加分等高考政策,使高考回歸“唯分數論”,實行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評卷、統一錄取的絕對“大一統”。
對此,戴家幹分析説,無論是“強化高校自主招生”還是“強化絕對大一統”,都從不同側面表達了人們要求不斷完善高考制度的合理意願,但同時也都存在顯而易見的弊端。
他解釋,一方面,如果取消全國統一高考,代之以各高校自主招生,勢必大大增加考生的備考負擔和考試成本。這對於經濟欠發達地區考生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考生來説顯然是不公平的。同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我國,社會誠信體系缺失,監督、制約機制尚不健全,權力尋租等招生考試腐敗現象屢有發生,實行完全的高校自主招生,也很難保證高考公平。另一方面,如果實行絕對的“大一統”,不僅一些特殊人才難以選拔上來,一些對人才有特殊要求的專業需求也難以得到滿足。
戴家幹指出,《教育規劃綱要》對考試製度改革明確提出了“有利於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則。我們認為,在新一輪高考改革中,公平不僅是必須堅守的基本價值目標,也是判斷其是否成功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