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不應矮化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8 09:33:24 | 文章來源: 文匯報

將社會服務崗位作為“專設”,使之“相對獨立”,也多少透露出認識的偏差。如果是為了強調對社會服務的重視,保證這項工作專門有人做、做得更加到位和專業,那當然是進步;但這麼設計也引出了一個疑問:難道不是所有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社會服務嗎?

  浙江大學最近一項名為“教師崗位分類管理”的人事改革引起廣泛關注,議論焦點之一,是“30%教師轉崗社會服務”。讀了有關報道和討論,我感到各方對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及其作用仍未充分重視。

  不少人覺得做社會服務“低人一等”。一些教師不想去新設立的社會服務崗位,認為那就是“下崗”了——不站講臺,不做科研,還算大學老師嗎?他們有意無意地認為,科研教學崗位高於教學崗位,教學崗位又高於社會服務崗位。

  至於將社會服務崗位作為“專設”,使之“相對獨立”,也多少透露出認識的偏差。在上述改革中,社會服務崗位與教學、科研崗位分開設立,其工作重點是技術推廣、成果轉化以及為社會提供培訓、諮詢等。“專設”和“相對獨立”,如果是為了強調對社會服務的重視,保證這項工作專門有人做、做得更加到位和專業,那當然是進步;但這麼設計也引出了一個疑問:難道不是所有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社會服務嗎?

大學的三大功能相輔相成

  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作為大學的三大功能,是世界各國教育界廣泛認同的理念。這三者互相補充又相互促進。今年7月發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鮮明地將“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提升科學研究水準”和“增強社會服務能力”並列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品質”的任務。但現實中,人們卻常常將三者分割而片面強調某一功能,眼下主要是重科研、輕教學,更輕視和忽視社會服務。

  大學應當主動關注和積極回應社會需求,為社會服務,其理由不言自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社會服務內容——推進産學研用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社會成員提供繼續教育服務;開展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積極參與決策諮詢,主動開展前瞻性、對策性研究,充分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作用;鼓勵師生開展志願服務等等,其實同時指出了社會對大學的需求。

  而且,開展社會服務是大學和大學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社會真正需要什麼,相應地,大學選怎樣的科研方向、重點和具體課題,又怎麼更新專業設置、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往往是在社會服務中發現和明確的。對老師和學生來説,社會服務也就是社會實踐。但在我們這兒,社會實踐常常被縮水成教學實踐,只是動手做做實驗、參加一段時間的教學實習,至多搞幾次調查考察活動,主要為了學點初步的、入門的實踐技能,雖然這很有必要,但不能停留在“入門”,師生都應該真正走出校門,深入社會基層,與各方人士打交道,了解國情、民情,了解社會對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同時訓練自己掌握社會真正需要的實踐技能。以大學寫作為例,如今教來教去、學來學去,始終還是記敘文、議論文,這固然可以提高基本寫作能力,但它們並不是社會所需的“文本”,比如演講稿、專題報告、課題申請、宣傳廣告、行銷策劃書等等,這些“文本”怎麼寫好,怎麼打動人、説服人,都很有講究,並非可以無師自通,但因為老師自己也沒有接觸或很少接觸,當然就無法把相關知識和能力教給學生,只能總讓學生“虛擬練習”而不是“實戰練習”。

中美高中生的差異引人深思

  看過央視一個節目,頗為感慨。節目邀請中美兩國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參與,其中美國的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國總統獎獲得者,國內的高中生則是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名校錄取的優秀學生。

  其中一個環節是制定對非洲貧困兒童的援助計劃。我們的孩子從中國悠久的歷史開場,先頌揚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然後彈古箏、彈鋼琴、吹簫、大合唱,最後説要組織募捐,去非洲建希望小學。當時就有一個留美的華裔作家發問,你們募捐,要我掏錢出來,首先你的援助計劃得打動我,我還要知道我的錢都會花在什麼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錢是不是都真正發揮作用了……我們的學生聽後面面相覷,誰也説不出什麼。

  而美國高中生的方案,則是從非洲目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飲用水、艾滋病、避孕等實際問題入手,每一項做什麼,準備怎麼做,甚至具體預算都説得真切,那些預算竟然精確到幾元幾角;而且每個人分工明確,又融成一個整體,整個計劃拿來就似乎可以實施。

  為什麼會形成如此鮮明的差異?根本原因就是我們中小學對社會服務、社會實踐的嚴重忽視。要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不能僅僅靠在大學或中小學設立社會服務崗位的單一舉措;我們的整個教育系統都應該“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並將這一意識落實到各項具體的教育和教學活動中;發達國家學校經常開展的“社區訪問”、“觀摩社會”、請各方人士做報告、“了解生活世界”、“自由研究”等項目,都可借鑒。總之,再也不能矮化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了。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


與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網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