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評劇《城邦恩仇》演古希臘悲劇 羅錦麟移植經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29 10:09:02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評劇《城邦恩仇》海報(資料圖)

評劇《城邦恩仇》海報(資料圖)

6月17日,由郭啟宏編劇、羅錦麟任總導演的原創評劇《城邦恩仇》將在中國評劇大劇院首演。見面會上,一直致力於古希臘戲劇研究的羅錦麟教授表示,“用評劇來闡釋古希臘悲劇這是第一次,東西方戲劇的交流和融合是國際劇壇的主流,它們應該是牛奶與咖啡的關係。”

評劇闡釋古希臘悲劇

原創評劇《城邦恩仇》改編自古希臘悲劇《俄瑞斯忒亞》三部曲,由《阿伽門農》《奠酒人》和《報仇神》構成。《城邦恩仇》融合了三部作品的內容,講述了古希臘邁錫尼城邦國王阿伽王率領大軍攻打特洛伊之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全劇由“殺父”“殺母”“審判”三個主要部分構成情節。演員方面,該劇集結了宋麗、高闖、韓劍光、孫路陽、王平等評劇表演藝術家。

總導演羅錦鱗表示,評劇《城邦恩仇》在舞臺上既要表現古希臘戲劇簡潔、莊嚴、肅穆的神韻,又要展示中國戲曲的虛擬、寫意、象徵的美學特徵,還要融入現代化表現手段。他説:“這個戲不是用中國古典的服裝、純中國的表現手段,而是用古希臘的服裝、布景,以我們評劇的音樂和表演結合西方戲劇表演來演繹。”

羅錦麟認為,用評劇闡釋古希臘悲劇是一次大膽嘗試,“原來我跟郭啟宏老師嘗試過河北梆子,比如前段時間在台灣演出的《特拜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評劇的聲腔表現這種宏大的史詩題材不是特別合適,這次我們在音樂上做了不少創新,舞美上也突出古希臘戲劇的厚重感,可以説大家看到的是‘新評劇’,任何劇種要往前走,都該在遵照戲曲規律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移植要兼顧尊重與創新

談到近些年來中國戲曲移植西方經典的作品,羅錦麟説:“中國戲曲移植西方經典,應該尊重原著的精神同時結合劇種本身的特點。這些年我看到的作品中,吳瓊的黃梅音樂劇《貴婦還鄉》是很好的案例,形式很新穎,有黃梅戲的唱腔,也符合迪倫馬特的原著精神。”羅錦麟透露,在演出形式上《城邦恩仇》也會有創新,比如劇種的三個復仇女神的表演動作看起來就像是街舞。

問及排演這種史詩性悲劇是否擔心觀眾的接受度,羅錦麟説:“現在的社會氛圍大家可能喜歡看喜劇,但是喜劇給你的震撼力永遠比不上悲劇。古希臘悲劇再過2500年依然有生命力,因為它關注的人類的本質。這個戲除了對復仇的詮釋,更多的是譴責了殺戮、仇恨,表現了人類對和平的嚮往。”6月17日、18日晚,該劇將作為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的壓軸劇目在中國評劇大劇院上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