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室內樂名團名家亮相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25 09:22:25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美傑三重奏”

“美傑三重奏”

“小號女神”艾莉森·巴爾松

“小號女神”艾莉森·巴爾松

小提琴演奏大師吉頓·克萊默

小提琴演奏大師吉頓·克萊默

相對於交響樂歌劇來説,室內樂顯得有些小眾。但其實,國際上的室內樂名團名家並非稀缺資源。今年的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來自德國、奧地利、英國和中國等國的室內樂團和演奏家們將為北京觀眾帶來室內樂盛會。

國家大劇院一年一度的“五月音樂節”將於5月1日拉開帷幕,以展現古典音樂室內樂風采的“五月音樂節”經過今年的歷程,已廣泛地被北京觀眾所接受,今年的“五月音樂節”中,將有來自德國、奧地利、英國、美國、義大利和中國等國家的古典音樂家和室內樂團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向觀眾展現中外不同風格的室內樂作品。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教學研究室主任陳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些年國內的室內樂越來越受到觀眾的關注,因為室內樂不僅有較高的藝術水準,還有很多優秀的經典作品。過去,北京觀眾對交響樂和歌劇關注比較多,而對於室內樂關注比較少。現在,室內樂成了北京演出市場能夠被觀眾關注的演出。”

室內樂對演奏者要求更高

中國的古典音樂近些年發展特別快,特別是歌劇、交響樂的發展,以及古典音樂家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然而,很多觀眾還不知道如何去欣賞室內樂這一演奏者相對較少的音樂形式。陳允在接受採訪時説:“室內樂演奏最大的特點是注重每個演奏家的演繹,是一種最細緻的演奏。過去很多觀眾欣賞到的大都是交響樂,樂器多,層次也很豐富,而室內樂的演奏則對演奏家的技術要求更高,要求有較好的表現力,還要求有較高的修養,要有獨奏家的基礎。很多稱得上經典的室內樂作品都有較大的難度和較高的表現力要求。”

那麼一個普通觀眾怎樣欣賞室內樂呢?陳允告訴記者:“如果你不熟悉室內樂,第一次聽一場室內樂音樂會,與聽交響樂音樂會區別不大。即使是在對藝術家和作品不熟悉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去感受室內樂的美妙旋律。同時我還可以告訴觀眾,技巧高超的室內樂演奏雖然沒有交響樂的磅薄氣勢,但幾個人演奏幾件樂器發出的聲響也能震撼全場。”問其怎樣判別一個室內樂團的演奏水準,陳允説:“首先要看這個室內樂組合在表現形式上是否統一,他們演奏的整齊度和對作品理解及表現的統一度有多少,要分辨他們的演奏是不是平衡,風格是否一致。如果幾位演奏家演奏出來的樂曲給人的感覺是各奔東西的,那就是演奏失敗。經常聆聽室內樂就可以分辨出演奏水準的高與低的不同。”

室內樂也有名家名團

名家名團是這幾年古典樂迷聽音樂會的首選,一個世界名團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聽感。今年的“五月音樂節”,國家大劇院請來了哪些室內樂的名團名家呢?據了解,在名家系列中,有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吉頓·克萊默、小號演奏家艾莉森·巴爾松、小提琴演奏家雷納·霍內克等。

吉頓·克萊默是當今世界上最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大師,他是觀眾眼中的“小提琴神話”,有數十部專門題獻給他的小提琴作品,堪稱世界之最。他使用的1641年阿瑪蒂古琴具有非凡的音樂表現力。他的室內樂演奏有著卓越的成就,他與波羅的海室內樂團為NONESUCH所錄製的唱片《莫扎特之後》于2002年2月在格萊美評選的小型演奏組中獲“最佳表演”獎,同年秋季在德國還贏得了“回聲”獎。克萊默在EMI唱片公司與鋼琴大師阿格裏奇錄製的“柏林演奏會”剛剛出版發行就贏得了眾多的好評。“小號女神”艾莉森·巴爾松曾被提名為2006年“全英古典音樂年度最佳青年英國演奏家獎”;榮獲2006年度“留聲機”FM經典頻率聽眾獎和2007年“回聲”年度之星獎。她于2005年在EMI唱片公司出版了全球矚目的專輯《巴赫:為小號和管風琴寫作》。小提琴演奏家雷納·霍內克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首席,他是維也納名家室內樂團的創始成員,也是維也納弦樂獨奏家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他的室內樂作品廣泛出現在廣播、電視及CD中。

還有一些中國著名的音樂家將出現在“五月音樂節”中,呂思清將與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和鋼琴家孫穎迪組成“美傑三重奏”,鋼琴家陳薩將參加吉頓·克萊默夫婦的室內樂音樂會,歌唱家黃英將與義大利獨奏家合奏團合作,而小提琴演奏家黃蒙拉將與布拉格塔利赫愛樂樂團合作。寧峰、秦立巍、顧晨和金朕弘將組成“龍”弦樂四重奏。

外國名團是五月音樂節觀眾關注的焦點。成立於1960年的室內樂演奏的佼佼者——德國伍騰堡室內樂團將來到“五月音樂節”,他們對音樂品質的不懈追求使其在世界範圍內廣受歡迎。樂團對觀眾的吸引之處不僅在於音樂的多樣性,還在於樂團展現出的十足動力和過硬的技巧,更在於他們對音樂內在的深度理解與詮釋。薩爾茲堡宮廷室內樂團起源於18世紀,名字描述了那個時代的大主教合唱團和管弦樂團。1991年,薩爾茲堡音樂家沃爾夫岡·布倫納創立了薩爾茲堡宮廷室內樂團,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從三重奏到管弦樂隊作品應有盡有。奧匈海頓愛樂室內樂團是在指揮家亞當·菲舍爾的倡議下于1987年在舉辦國際海頓音樂節的同時組建的,它的成員來自於維也納交響樂團和大匈牙利交響樂團。蘇格蘭弦樂團是一支全新定義的弦樂團,以其精湛的演出深受英國國內外觀眾的喜愛。樂團憑藉廣泛而強勁的演出曲目享譽世界,與各國不同類型和音樂風格的樂團均有頻繁合作。“上海四重奏”在國際室內樂演奏會綜合享有盛譽,在過去的二十年錄製了大量的室內樂作品唱片。

室內樂也有經典作品

對於普通觀眾來説,提到交響樂,一下就會想到貝多芬、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馬勒等這些世界名家名曲,對於室內樂而言,也有享譽世界的古典名曲。這些名曲不僅旋律好聽,同時也很精緻。

在今年“五月音樂節”中,人們將聽到幾首海頓的交響曲。奧匈海頓愛樂樂團的音樂會將在開幕演出中演奏海頓的《第94號交響曲“驚愕”》和《第45號交響曲“離別”》,薩爾茲堡宮廷室內樂團將在音樂會上演奏海頓的《C大調大鍵琴與樂隊協奏曲》。海頓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的作品透著一種樸實和自然的光芒,很有意境。

德國伍騰堡室內樂團將帶來維瓦爾第的《四季》和皮亞佐拉的《四季》,兩部四季分別為南北半球的風格,不同的節奏風格,不同的時代感受,卻好似也有一種聯繫。“小號女神”艾莉森·巴爾松將與蘇格蘭弦樂團帶來亨德爾的《降B大調協奏曲》,這是一般音樂會很難聽到的有神聖感的作品。由克萊默夫婦攜手陳薩演奏的舒伯特的《B大調鋼琴三重奏》也值得推薦,這首作品有著較深刻的含義。中國歌唱家黃英將與義大利獨奏家合奏團演出羅西尼的《音樂晚會》,歡快的旋律和華彩的花腔,讓觀眾一飽耳福。“龍”弦樂四重奏將演奏鮑羅丁的《D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這首作品不僅極有難度,和聲效果也非常棒。

在“五月音樂節”中,觀眾還能聽到一些中國作品和新作品,葉小剛的弦樂四重奏《瑪旁雍錯》具有青藏高原的遼闊悠揚。皇家斯特拉迪瓦裏四重奏演奏舒伯特的四重奏《死神與少女》則是四重奏中的經典名曲。經典名曲的演奏將給北京觀眾帶來室內樂的盛宴。文/本報記者倫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