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開幕 帶藝術走訪基層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4-16 15:52:16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作者:李澄

上周,國家大劇院一年一度的“五月音樂節”大餐和盤托出,來自中外的名家名團帶來一場場精彩的音樂會令人期待,而與往屆不同,“五月音樂節”新增加了一個走出大劇院,走進校園、打工子弟學校、社區、機關、博物館的公益音樂普及系列音樂會。不僅中國音樂家和音樂團體積極踴躍參與,就連“五月音樂節”上的外國音樂家和音樂團體也熱情投入,國家大劇院通過“五月音樂節”這個平臺,開闢了一個高雅藝術走向社會的新途徑,得到的回饋也是相當的熱烈。那天的發佈會上楊靜茂副院長透露,“五月音樂節”走出大劇院消息一經發佈,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高校乃至北京銀行都積極表達了希望能夠到他們那裏去舉辦普及音樂會的願望,而最終他們也都成為了“五月音樂節”走出大劇院的第一批受益者。

在初次走出大劇院的興奮和喜悅中,還有些策劃方面的問題是需要費思量的。在一系列的大名單中,故宮、北京銀行都顯得格外搶眼。所以,我問了大劇院方一個問題,在這兩家的演出是如何組織觀眾的,是僅僅為他們的工作人員提供的“堂會”,還是也允許故宮遊客、北京銀行周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呢?得到的答案是,“應該是僅限于他們內部員工參與的。”他們還認為,像北京銀行這樣的機構,對大劇院本次的公益活動給予了大力的支援,因此,在他們那裏舉辦演出也算是理所當然的。

這也許是我的吹毛求疵,因為我認為這件事原本可以做得更好、更純粹。無可否認,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家時也是社區的普通市民,但在單位就會顯現出他們社會身份特殊的一面,以北京銀行為例,它首先是一家財力雄厚的金融機構,他們對社會尤其是在公益活動上更應該是推動者而非受益者。在走出大劇院甫一推出就“搶先”受益,雖然在資金上對“五月音樂節”有大力贊助,但不免授人“收益”之柄。我覺得,既然是做好事、善事,就要把它做到家。

給大劇院一點點建議:今後再遇到北京銀行們的熱情相邀,在關門演出之外一定要有個附加條件——同一場地再為周邊社區的居民演出一到兩場;而故宮也應該拿出相當數量的座位,免費邀請市民在紫禁城皇家建築中共用高雅藝術。畢竟那些單位的建築本身也是特殊的社會資源,這種敞開胸懷換來的將是意想不到的社會聲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