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五月音樂節走出大劇院 室內樂名團名家走進社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4-13 10:58:51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小鳥唱著歡樂之歌來迎春,微風輕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4月10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四位成員合奏了維瓦爾第的《春》。在這輕快愉悅的旋律中,國家大劇院宣佈今年的五月音樂節將於5月9日至26日舉行,屆時不僅有名團名家帶來的15場音樂會,音樂節還將首度走齣劇場,走進社區、學校、博物館、酒店……充分體現親民性與公益性。

走齣劇場 小眾音樂更親民

作為大劇院傾力打造的藝術品牌,五月音樂節已經連續舉辦四屆,使得室內樂這一精緻典雅又豐富多彩的演出形式逐漸深入人心,大劇院也逐漸培養了一批新的室內樂迷。但本屆音樂節卻要讓室內樂走齣劇場,走向更開放的空間。

除主要演出之外,音樂節專門設置了“五月·故我樂”的系列公益演出。屆時,將有共計20場公益演出貫穿整個五月音樂節的始終。王健、寧峰、陳薩、黃蒙拉、李飚等著名音樂家將與大劇院管弦樂團、克羅埃西亞室內樂團、挪威女子銅管十重奏樂團等國內外名團走進新聞大廈酒店、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北京交通大學、農民工子弟學校、怡海花園等面向公眾開放的場所。

據介紹,從5月10日開始名家名團就將陸續走齣劇場。可以進入博物館的皇家斯特拉迪瓦裏小提琴將於5月13日在國家博物館奏響四重奏;李飚打擊樂團將於5月21日走進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法蘭克福黑森廣播大爵士樂團將於5月25日在新聞大廈酒店演出……國家大劇院相關負責人稱,這一系列公益活動是為了讓原本有些小眾的室內樂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之中,讓更多觀眾能夠有機會接近這個讓人愉悅舒適的音樂形式。

名團紛至 音樂家勇當“勞模”

除了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鋼琴家李雲迪作為推廣大使助陣五月音樂節外,今年的音樂節還匯集了眾多世界樂壇的名團、名家,形成了高水準的陣容格局。大提琴家王健、鋼琴家陳薩、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打擊樂家李飚以及享譽世界的中提琴家尤裏·巴什梅特、大提琴家皮耶特·維斯派爾維、管風琴大師凱·約翰森、“巴洛克”天才指揮及大提琴家喬納森·科恩等等,都將在音樂節期間先後閃亮登場。

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大名鼎鼎的室內樂團與室內樂組合,也將作為重量級嘉賓現身五月音樂節。由世界最優秀的獨奏家組成的莫斯科獨奏家樂團、獲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獎的英國聖馬丁室內樂團、曾獲格萊美獎提名的伊曼尼木管五重奏、挪威女子銅管十重奏、法蘭克福黑森廣播大爵士樂團等都值得觀眾期待。有趣的是,陳薩、楊雪霏、黃蒙拉等幾位熱門音樂家將出現在多場音樂會中,堪稱是本屆音樂節當仁不讓的“勞模”。

用心設計 新鮮味道撲面來

僅有名家名團還是不夠的,國家大劇院還將這些“素材”進行巧妙搭配和安排,別出心裁的節目創意讓這次五月音樂節給人一種新鮮味道撲面而來的感覺。

小劇場5台音樂會的形式被生動地概括為“1、2、3、4、5”,即從獨奏一直到五重奏,以階梯式的方式來展現室內樂不同層次、不同組合的魅力。在曲目的選擇和編排上也充滿了新鮮的味道。維瓦爾第的《四季》、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觀眾都很熟悉,但來自挪威的女子銅管十重奏將用明亮的銅管對這些不朽經典進行創意改編,予以全新呈現;曾獲格萊美提名的伊曼尼木管五重奏則更像是用音樂完成一次旅行,將演奏“中國小景”組曲、巴西組曲、非洲藍調等根據各地民間音樂創作的新作;來自斯圖加特修道院教堂的管風琴大師凱·約翰森,不僅會帶來巴赫管風琴作品,還將獻上靈感噴涌的即興創作。最後的“大軸”好戲是“午夜玫瑰”爵士音樂會,艾靈頓公爵的傳世傑作將成為最大亮點,觀眾將和往年一樣,在曼妙的爵士樂和美食美酒中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