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3D舞臺劇《牛郎織女》 傳統黃梅調唱出時尚腔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1 16:58:46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3D舞臺劇《牛郎織女》 傳統黃梅調唱出時尚腔

很多觀眾都喜歡聽黃梅戲,但可能從未設想過在劇場裏戴3D眼鏡去欣賞這一傳統藝術。3月9日、10日晚,全國首創的3D全息黃梅戲舞臺劇《牛郎織女》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上演。觀眾們戴著特製的3D眼鏡,“親臨”天府仙境——巍巍天庭雲霧繚繞,婉妙織女遊弋天宇,神仙美眷互訴衷腸……傳統融於時尚,古典藝術與科技元素嫁接,新版《牛郎織女》以清新絢麗的形象走近了當代觀眾。

本台劇目由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澳門楊氏設計網路動畫公司、珠海楊氏設計網路動畫公司聯合出品。作為黃梅戲的“三大經典”,《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曾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搬上銀幕,還曾風靡海外。此後,前兩部戲都排演了全本舞臺版,唯獨《牛郎織女》沒有以全本舞臺劇的形式推出。此番3D全息黃梅戲舞臺劇《牛郎織女》的推出,填補了一個空白,又創造了一個歷史。

3D全息黃梅戲舞臺劇《牛郎織女》最大創新之處,在於將傳統戲曲與現代3D技術相結合,這是黃梅戲舞臺上前所未有的藝術嘗試,可謂第一個吃螃蟹者。每一幕戲的開場,舞臺上都會降下一塊超大的全息投影膜,在舞臺兩側的臺詞顯示屏上則會適時提醒:請觀眾戴上3D眼鏡。之後,觀眾眼前便顯現出一幕幕神奇景象,令人驚嘆不已。特別是每當牛郎牽的那頭由全息投影做出來的老牛出現時,都會有觀眾忍不住讚嘆:“這老牛眼睛、耳朵都會動,跟真牛一模一樣!”

整場演出在視覺呈現上虛實結合,如何讓真假場景轉換無縫銜接,則是技術上的關鍵。負責《牛郎織女》3D全息投影的是澳門楊氏設計網路動畫公司的20多人製作團隊。據該公司總經理楊毅介紹,《牛郎織女》的舞臺美術方面,3D部分採用的是全數字化製作,並且針對戲曲舞臺的呈現方式專門編寫了一套程式,還設計了嚴密的播放程式。目前,從全國範圍看,將分層渲染和幻影成像的技術用在傳統戲曲演出的舞臺上,這還是首次。

演出現場,雖説觀眾們需要不時戴上或摘下3D眼鏡,不過大傢夥兒看得還是津津有味。對喜歡黃梅戲的觀眾來説,能夠感受這樣一種全新的“黃梅Style”無疑是一種幸運。觀眾戴梓耕酷愛看戲曲節目,他説:“3D技術在傳統戲曲舞臺上的運用,讓人看到了當下戲曲界在對接時尚潮流,贏得當代觀眾認可上的一種努力。通過3D特效讓傳統戲曲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舞臺上,不僅會傳遞給觀眾新的視覺體驗,還會讓古老的藝術煥發出年輕、時尚的光芒。”

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看來,3D全息《牛郎織女》是黃梅戲藝術的一次全新嘗試,如果能夠成功,對黃梅戲來説是一件大好事,“因為這將是黃梅戲舞臺表現手法的大‘解放’,讓許多亦真亦幻的場景得到逼真的呈現,帶給觀眾更多的視聽滿足,老戲出新,也更能促進戲曲與當代人審美需求的接軌。”

此次上演的3D全息黃梅戲舞臺劇《牛郎織女》,是國家大劇院黃梅戲演出周中的一個劇目。接下來,3月15日、16日,黃梅戲名家吳瓊將領銜演出《貴婦還鄉》。在藝術風格上,這部改編自國外經典戲劇名作的作品,更像是黃梅戲與音樂劇的嫁接。其實,從《牛郎織女》到《貴婦還鄉》,都彰顯出這個劇種在現代社會傳承的一種可貴探索,就像吳瓊説的,“黃梅戲雖然是中國人的記憶,但黃梅戲要以現代人的方式傳遞,而不能走向陳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