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
“我可以選取任何一個空間,稱它為空蕩的舞臺。一個人在別人的注視之下走過這個空間,這就足以構成一幕戲劇了。”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這個名字是陌生的,但對所有中國戲劇人而言,這是一個自投身戲劇起就開始在書本上聽説的名字。作為世界級的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幾乎影響了所有的中國戲劇人,他的劇論著《空的空間》(1968)在戲劇學院幾乎人手一本。然而,今年87歲的彼得·布魯克,從未有話劇劇作來過中國演出。
作為彼得·布魯克的老友,“大導”林兆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想把他的作品帶到中國,這一願望終於在今年的林兆華戲劇邀請展上得以實現。在結束北京站和天津站的演出之後,彼得·布魯克的作品《情人的衣服》將於12月20-21日在上海戲劇學院演出。這一首次訪華演出也因此成為上海戲劇人得以一睹書本中大師的“廬山真面目”的良機。據悉,兩場演出於昨天下午正式開票,由於之前的大量預訂,1200多張票在第一時間就所剩無幾。
中國是亞洲唯一一站
彼得·布魯克1925年生於英國倫敦,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就成為歐洲現代戲劇的最受矚目的導演。彼得·布魯克致力於實驗和反傳統的作風,對20世紀的戲劇發展影響深遠,被公認為當今西方戲劇界最重要的導演。他迄今創作超過70部作品。對於極簡空間的運用、極簡戲劇手段的嘗試,都影響了當代戲劇的方向,讓西方戲劇從奢華劇院的禁錮中解放出來。
1970年,彼得·布魯克離開英國來到法國,在巴黎一個多種族聚居區找到了一個破舊不堪荒廢了二三十年的劇院。他在這個墻面斑駁、沒有吊桿等任何現代劇場設施的地方,創立了巴黎北方布夫劇團,並成立了國際戲劇研究中心,開始了不斷突破自我的戲劇探索。至今,這個劇院仍然保持著彼得·布魯克最早發現它時的樣子。
《情人的衣服》是彼得·布魯克十年前的舊作,當時演出的是法語版。今年4月,重新復排的英語版本在巴黎北方劇院首演,引起了歐洲戲劇界極大的轟動。6月,該劇受邀前往倫敦的新維克劇院,連演了3周,在這個世界最知名的實驗劇院再一次引起轟動。戲劇藝術總監大衛蘭曾把這個戲評價為“彼得·布魯克戲劇探索的總結”。
該劇脫胎于南非黑人作家康·塔巴的短篇小説,講述了一個關於婦人、丈夫和衣服的故事:丈夫回家時,意外發現妻子和陌生人躺在一張床上,妻子的情人穿著內衣褲倉皇逃離,將西服忘在身後。丈夫告訴妻子,這件衣服將從此陪伴著他們一起生活。他也説到做到,開始無情地復仇……
布魯克自己評價説:“《情人的衣服》是喜劇、戲劇、幻想與生活片段的結合,起段充滿幽默諷刺,結局卻是殘忍冷酷。”
據介紹,布魯克12年前所排演的版本中,大量使用了南非本土音樂,而此次來華上演,該劇會融合西方古典音樂、爵士樂與南非音樂,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人將組成現場樂隊,演員也來自不同國度,表達劇中有關種族的故事背景。
今年以來,《情人的衣服》一直在西班牙、義大利等幾個歐洲國家巡演,而中國是該劇結束歐洲巡演之後亞洲地區的唯一一站。據了解,該劇原定在12月參加以色列特拉維夫戲劇節,但由於林兆華的盛情邀請,他們推掉了特拉維夫戲劇節的邀請,並將在上海演出結束後直接趕赴紐約繼續演出。對此,林兆華工作室介紹説:“彼得·布魯克也希望能與更多中國年輕的戲劇人有所交流,了解現在年輕東方戲劇的力量。”
兩個戲劇老頑童的約定
在歐洲,布魯克曾經是一個以實驗著稱的導演,但在中國,因為他的理論著作被最早翻譯引進,也讓他成為對中國現代戲劇創作影響最深遠的當代戲劇導演。而將布魯克的作品引進中國是林兆華一直以來的願望。
兩人結識于1980年代的巴黎,林兆華當時早已熟讀過《空的空間》。1993年,在一個廢棄的大採石場,林兆華觀看了布魯克導演的莎士比亞《暴風雨》,他回憶當時演出的場景説:“觀眾幾千人,進場給了我一個軟墊子,席地而坐。舞臺就是採石場,兩個樂手和五六個演員就把這麼重頭的一個戲給演了。”事後,布魯克問林兆華有何感受,林兆華坦言當時不知該説什麼,只説了句,“你的戲有很多東方戲劇的元素。”事實上,《暴風雨》中極簡的舞臺、大量的肢體語言等,確實都受益於中國傳統的戲曲美學,林兆華因此也不忘補一句,“我覺得咱們傳統的戲曲,比這高多了!”
之後,林兆華每次去巴黎都會和布魯克會面。林兆華還記得,有一次他和布魯克提起一句:“中國戲劇界都讀過你的《空的空間》。”不想,布魯克卻回應,“你回去就把它扔掉。”在林兆華戲劇室成立後,把布魯克的戲請來中國,一直是林兆華的願望。“既然搞戲劇的人都知道彼得·布魯克,那我們為什麼不把他的作品請來呢?讓大家看看真正的戲劇大師是什麼樣的。”
直到前年在英國看了布魯克的《貝克特碎片》,林兆華被這個戲的簡單、質樸再一次打動,“戲後他請我到後臺與演員見面,我跟他談起了來中國的事兒!他很想來。”於是,70多歲的林兆華終於和80多歲的布魯克拉勾達成約定。
由於經費困難和劇目理解的問題,雖然今年年初在台北和香港上演了布魯克一手打造的大型歌劇《魔笛》,他的巴黎北方布夫劇團卻始終未能演出。直到今年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的第三年,這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而選擇《情人的衣服》,也是因為這部新劇正在劇團的巡演計劃之中。
簡約不簡單的殘忍故事
然而,林兆華苦心籌劃的演出,在北京12月6-9日的首演並沒有引起轟動。除了圈內人,布魯克對於大部分觀眾依然是陌生的。不過讓主辦方意外的是,此次演出在上海倒是遭遇了熱情禮遇。
林兆華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介紹説,該劇之前的國內巡演原本沒有安排上海站,由於愛丁堡前沿劇展策劃人袁鴻、水晶的牽線,上海戲劇學院對這次演出在場地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援。兩場演出70%的演出票都只有100元和300元的價格,最高票價只有500元,加之上戲師生的購票熱情,出票速度可以説十分驚人。
“彼得·布魯克是所有中國戲劇學子的老師。”上海戲劇學院有關負責人這樣表示他們對這一演出的重視。為了給演出騰出場地,上海戲劇學院特地推掉了兩場商業演出。
主辦方也更期待在上海能有更多的有關這個演出學術上的認真討論和反饋。在北京觀看了該劇演出的劇評人水晶説,布魯克的盛名太大,而《情人的衣服》並不是一道豐盛的大餐,不是那種給人特別震撼感覺的戲劇。“這個戲更像是中國的一道名菜‘開水煮白菜’,這是周總理生前最愛的一道菜。看上去是最簡單的,卻是用最好的材料吊出一鍋湯煮的白菜。”
雋永的回味是《情人的衣服》給水晶最大的感受,看完演出一週後,這個戲依然在她腦海中盤旋。“彼得·布魯克用了很雲淡風輕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很殘忍的故事。它簡約,但不簡單,值得所有看完戲的人好好思索。”
北京的演出後,該劇也將移師天津,在天津大劇院小劇場從13日到16日連演四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