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五代演員齊聚話劇《甲子園》人藝甲子幸福團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06 10:30:46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為了紀念北京人藝60歲“甲子”的生日,一部由金牌編劇何冀平創作的“原創、當代、北京”為主題的話劇《甲子園》昨日建組。該劇聚集了北京人藝五代演員,從老一輩的鄭榕、藍天野、朱旭、朱琳、呂中、徐秀林,到中堅力量濮存昕、龔麗君、王姬,再到剛剛從學校畢業,還沒正式入職的青年學生。該劇還特邀電視劇《紅樓夢》作曲王立平,由任鳴、唐燁導演。

昨天人藝排練廳熱鬧非凡,可謂是五代同堂的全家福,無論是功成名就的呂中、龔麗君、任鳴導演,25年首次回歸話劇舞臺的王姬,還是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眾人發言都是激動萬分,提到最多的詞就是“幸福”、“榮幸”。

何冀平:如此陣容讓我三生有幸

24年前,何冀平回憶道:“也是這間排練廳,《天下第一樓》建組,當時我受到於是之老師的鼓勵。今年,我拿著一張紙的提綱找到張和平院長,我對自己從來不自信,此時又是張院長給了我非常大的鼓勵。我想今天比當時的陣容還要強大,我是人藝養育的藝術家,這些年無論走到哪,我也不畏艱難,寫劇本就是我安身立命的方式,這裡每一位都是功成名就的藝術家,我能和他們合作,真是我三生有幸。”

朱琳:上舞臺轉轉我就滿足了

今年已經90高齡的朱琳老師神采奕奕,而且她堅持要站起來發言,她説:“前幾個月,我還想要是能上臺,哪怕是坐著輪椅去舞臺轉一轉該多好哇!我的身體除了耳聾眼花之外,五臟六腑都沒問題,我從1953年到劇院整整60年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舞臺上度過,我這輩子沒有特別的愛好,就是喜歡演戲!能有這麼一個戲讓我上臺,我真是就心滿意足啦!”

藍天野也把自己這次演戲説成“遊子回歸”,“憑我現在的體力、精力和記憶力,我想我可能頂不下來,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了一句‘好吧!我演’,我和何冀平認識很早了,我欠她一個人情,她這個劇本很好,不簡單是一個尊老敬老的劇本。在這裡我不想説悲觀的話,我力爭以最好的狀態登臺,萬一齣狀況,請大家見狀勿驚。最後請大家祝福我!”

王姬:25年帶著赤誠之心回娘家

“能和人藝泰斗級的老藝術家們合作,我是被幸福和快樂感動著。我離開人藝的舞臺整整25年了,我和宋丹丹、梁冠華都是人藝學員班的,藍天野是我們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還有朱琳老師、朱旭老師、鄭榕老師,我真是看著你們的戲長大。北京人藝可以説是我的娘家,是我開悟的地方,我在這裡成長,這裡有酸甜苦辣,到現在我還會夢見我要上臺之前把臺詞忘了,梁胖子在旁邊提醒我。現在的領導跟當年很不一樣的,很尊重演員,也感謝張院長、馬欣書記給我機會讓我和娘家人團聚。我這次是抱著小學生的心態,誠惶誠恐回到話劇舞臺。我感謝何冀平老師的劇本,您讓我的藝術檔案裏又多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有幸和老藝術家們同臺共襄盛舉。”

王立平:為《甲子園》作曲盡心盡力

作曲家王立平説他最近兩年因為忙於音樂劇《紅樓夢》的創作,謝絕了所有其他的工作。但我今天是來還願的,我第一次來人藝看演出是15歲,當時看的是34歲的朱琳老師演的《虎符》,我坐在五排一號,我媽媽告訴我,坐在我前面四排一號的是劇作家郭老(郭沫若)。這些年我經常和人藝的藝術家們見面,他們在臺上,我在台下,今天我們終於坐在了一起,真是很榮幸。所以,能為人藝出力,我也當盡心盡力。拿到何冀平老師《甲子園》的劇本,我的女兒在家讀了一遍,她最後哭得讀不下去,我們也是泣不成聲,很溫馨也很陽光道出了她對人生的理解。我在這裡為《甲子園》作曲,我也表個態,我的作品實行“三包”,“包改、包換、包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