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鄭明勳攜手上交挑戰“馬六” 演繹悲劇交響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17 16:15:01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鄭明勳攜手上交挑戰“馬六”

鄭明勳攜手上交挑戰“馬六”

10月16日夜,曾指揮過世界上很多著名交響樂團的韓裔指揮大師鄭明勳執棒上海交響樂團,為現場的觀眾們獻上了一場“充滿無盡謎團”的馬勒《第六交響曲》音樂會,傾情演繹“悲劇”。

在昨天的發佈會上,鄭明勳説:“馬勒的音樂非常具有里程碑性質,這部馬勒《第六交響曲》十分難以演繹,對於觀眾來説第一次聽到也比較難於理解,但當你深入到這部作品之中,就會發現其中充滿了哲理,有一種別樣的美感。”這位出生在首爾、繼小澤徵爾之後第二位得到全世界樂迷認可的亞洲指揮家曾經指揮過馬勒所有的交響曲,尤其對第四、第五和第九交響曲頗有心得。此次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嘗試指揮《第六交響曲》,對鄭明勳來説也是一個挑戰,“對於馬勒這樣龐大的作品,對任何指揮家和樂團來説都是一種挑戰。其實我對馬勒的作品已經非常熟悉,指揮的時候可以不看樂譜,但在龐大的馬勒作品面前,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

由於交響語言繁複艱深,編制和篇幅又十分龐大,馬勒《第六交響曲》的演出頻率一直遠低於馬勒其他幾部交響曲,非常考驗指揮家和樂隊的功底。在演出前鄭明勳就表示,“我相信音樂合作是無國界的,因為我們雖然言語不通,但我們並不需要用語言去交流,音樂就可以表達一切,無論是法國人還是中國人,我們都可以很好地合作。不同的樂團和指揮家有著不同的風格,我很高興上海交響樂團有著極好的接受性,目前我們合作得很愉快。”作為一名國際音樂大師,鄭明勳也對與自己合作的上海交響樂團的成員表示關心,“在排練時我發現他們坐的椅子很破舊,年輕的時候我一直認為音樂的好壞在於樂器,但現在我發現,最重要的也許是我們坐的椅子,因為一場練習往往需要五六個小時,不舒服的椅子會讓他們的身體很疲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