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話劇版《金鎖記》下月登陸 許鞍華進軍舞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17 17:22:44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話劇版《金鎖記》下月登陸 許鞍華進軍舞臺

香港導演許鞍華和作家張愛玲有著不解之緣,她曾經把張愛玲的代表作《傾城之戀》和《半生緣》改編成電影。如今,她又將續寫和張愛玲的緣分,把張愛玲的《金鎖記》搬上舞臺。4月11日至12日,許鞍華執導的首部話劇《金鎖記》將在北大百年講堂上演,這是該劇在香港、廣州等城市演出後,首次北上。據悉,作家王安憶擔任《金鎖記》的編劇,香港“焦媛實驗劇團”的焦媛、香港演員尹子維將出演主角。

許鞍華王安憶強強聯手

張愛玲的小説向來就是各種影視劇和話劇的熱門改編對象,此前北京的話劇舞臺上也曾上演過劉若英的《半生緣》、梁家輝的《傾城之戀》等,而這一次讀者們熟悉的《金鎖記》也將被搬上舞臺。據悉,此次的舞臺劇《金鎖記》將由香港導演許鞍華和作家王安憶強強聯手,前者負責導演,後者負責編劇,而這也是許鞍華首次執導舞臺劇。

早在幾年前,王安憶就曾經把《金鎖記》改編成了話劇在上海演出。記者從劇組了解到,當初許鞍華接到王安憶的六幕劇本後,王安憶便告訴她,將中篇小説情節搬到舞臺上,無可避免要經過刪減、篩選,不過許鞍華表示這次幾乎是把《金鎖記》完整地呈現了出來,以舞臺劇的手法著力表現人物的內心獨白。

焦媛演曹七巧纏腳上陣

除了許鞍華第一次執導舞臺劇外,《金鎖記》還開創了另外幾個第一,即香港演員尹子維第一次走上舞臺,以及香港“焦媛實驗劇團”第一次邀請女導演執導。焦媛曾于前幾年在京演出舞臺劇《蝴蝶是自由的》以及《蘇絲黃》,她也因大膽出位的表演,紮實的演技受到過北京觀眾的認可。這次飾演《金鎖記》中的女主角曹七巧是焦媛首次嘗試這樣“壓抑”的角色,劇組表示,為了演好人物,許鞍華還要求焦媛“纏腳上陣”,希望她能體驗昔日女人“三寸金蓮”的步姿。

此外,《金鎖記》還有一段“偷情戲”,在香港演出時曾經引起不少話題。女主角焦媛對此表示,“演出時,不會是典型的親吻的激情場面,而是二人受到情感壓抑後的表現,只有演出那種細膩的感情,才更能表達出角色心中的渴望和熱情”。

■ 背後故事

《金鎖記》是張愛玲的代表作之一,創作于1943年,小説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不幸被貪錢的兄嫂嫁到大戶人家,當了從小癱瘓的殘疾人的妻子。因出身低微,七巧備受歧視與排擠,縱然她在丈夫死後分得一份遺産,但是長期以來的種種壓抑、煎熬與舊式大家庭氣息的熏染,已使她人性扭曲,被黃金枷鎖緊緊套住,只知一味斂財,漠視親情,甚至戕害家人,不斷尋求病態的發泄與報復,變得極其自私、乖戾又刻毒、殘忍。

《金鎖記》因為是張愛玲的名著,又極其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女性的命運悲劇而被不停地改編成話劇、電視劇。2004年,作家王安憶和電視劇《圍城》的導演黃蜀芹曾經一起聯手打造過一個版本的話劇《金鎖記》。

■ 演員介紹

焦媛(右),出生於北京,後定居香港的舞臺劇演員,其父親是京劇小生,母親是專業中國舞和芭蕾舞演員。焦媛的表演以前衛大膽著稱,她每次在舞臺上的演出都細膩中見爆發力。她的代表作是音樂劇《蝴蝶是自由的》,2004年她曾帶著該劇到北京演出,獲得不少好評,此外她還出演過《德齡與慈禧》等劇,曾獲得過香港我最喜愛的舞臺劇女主角提名。

尹子維(左),香港演員、歌手,影視代表作有《森之愛情》《特警新人類》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