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側面”看《茶館》 不一樣的角度一樣的好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22 16:20:26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人藝的看家戲《茶館》至今已演了600多場,眼下又在首都劇場熱演。在觀眾席上看,《茶館》還是那個《茶館》,但在大幕一側看,卻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茶館》,也是一台別致的好戲。

吆喝靠肉嗓 馬車人來扮

由於茶館開在街面上,舞臺上的背景音效頗為豐富,街上傳來的陣陣吆喝聲、鼓聲、梆子聲,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真實而且富有層次。站在側幕你就會發現,這真實生動的音效並不是播放的錄音,而是現場“人工”製造。演員在前面演,效果師在後面演,一會兒忙著打梆子,一會兒來兩句叫賣的吆喝聲,跟臺上的演員一樣,效果師也沒帶任何“麥克”之類的擴音裝置,憑的是貨真價實的“肉嗓子”。當然,既然是演,不光有聲音還得有動作,一邊喊著一邊還得不停走動,走動的遠近根據需要各不相同。

“擬人”還算容易的,“擬物”可就難了。劇中的秦二爺是坐著馬車來的,怎麼體現馬車聲呢?原來,秦二爺一下場,效果師鄭晨就兩手持木塊,身上挂鈴鐺,弓身學著馬的樣子一顛一顛地跟著楊立新後面一起跑,直到跟著演員進入後臺深處,聲音才漸漸消失。台下觀眾聽到的,就是逼真的馬車漸行漸遠的聲音。

馮遠征下臺不齣戲

這一版的《茶館》陣容豪華,匯聚了濮存昕、梁冠華、馮遠征、宋丹丹等名角。但進了《茶館》沒有一個人拿自己當腕兒,都是一樣的一絲不茍,嚴謹認真。別看都是熟人,在側幕候場時,大多數時候誰也不跟誰打招呼,都在一旁各自默戲。身著旗袍的宋丹丹,剛走進後臺時還邁著《我愛我家》中“和平式”的步子,看得側幕的工作人員都忍俊不禁。可是一進臺口,她站在原地練了幾次“萬福”,再起身邁步時,儼然已經是個民國年間的女子了,簡直是一次完美“穿越”。

第一幕有場戲松二爺要被灰大褂抓走,説完那句“您幫我照顧著點兒我那黃鳥兒……”就抽泣著走出茶館。本來出了門轉過景片,觀眾就已經看不到人物了,可是松二爺的扮演者馮遠征一直保持著既善良軟弱又膽小怕事的勁兒,並繼續抽咽著穿過側幕,一直回到化粧間,絲毫沒齣戲。

觀眾席坐著老前輩

不久前,在《茶館》演出間歇,細心的觀眾在觀眾席裏發現了兩位熟悉的面孔,《茶館》的前輩——北京人藝的老藝術家藍天野和鄭榕。1992年結束最後一輪演出,將接力棒傳給年輕一輩的老藝術家一直關注著《茶館》和年輕演員的成長,看完戲後,藍天野回憶了當年演《茶館》時的情景。他表示,新版《茶館》這次演出比第一次重排首演時“漲了一大塊”。而鄭榕則對二幕後半場最為欣賞,“真的很不錯,很多地方很感人”。

(孫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