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老舍五則》將登保利劇院 林兆華新解老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25 16:40:40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老舍五則》將登保利劇院 林兆華新解老舍

導演林兆華執導的《老舍五則》將於5月28日在保利劇院上演。由於是首次將老舍短篇小説搬上舞臺,再加上劉佩琦、雷恪生等實力派演員加盟,因此此次演出備受關注。

黑色幽默的京味戲

《老舍五則》選擇了老捨得五個短篇小説———《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斷魂槍》和《上任》以及《兔》進行改編,該劇今年3月在香港首演,獲得不少好評。在這部戲中,五個短篇獨立成章,故事不同,但都與舊社會老北京的小人物有關。

林兆華此次依舊延續了虛實結合的導演手法,對老捨得故事進行了重新解讀,人物的內心戲外化成表演,處理上與觀眾通常看到的老捨得《茶館》、《龍須溝》等現實主義大戲的表現手法略有不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五個小故事大多是悲劇,但這次的語言除了京腔京韻,也有很多老北京的調侃,黑色幽默的特殊處理也是導演林兆華的獨到之處,老舍兒子舒乙評價説這齣戲“充分體現了老舍既是幽默大師也是悲劇大師”的特點。

特色演員演特色戲

演員也是該劇的另一亮點。這次《老舍五則》不僅有來自國家話劇院的明星演員雷恪生和劉佩琦出演,《斷魂槍》和《兔》中因為有武術和京劇的情節,劇組還專門請來了既會武術和京劇又懂戲劇表演的特色演員。其他重要角色都由來自北京市曲劇團的孫寧、甄瑩、許承章等擔綱,而且大多數演員都一人分飾多角。

記者了解到,曲劇團的特點是“北京風味”,他們曾演出過《龍須溝》、《茶館》、《正紅旗下》等七八部老捨得作品。相比較而言,他們演過的老舍劇目比北京人藝還要多。該劇在香港演出時,林兆華曾告訴記者,由於曲劇是説唱藝術,因此相比較話劇演員更擅長虛實結合的表演,“這幫演員從形象到表演都太到位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