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史詩京劇《赤壁》六度歸來再造文化事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16 16:16:17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體內”流淌著純正的京劇血脈,“外表”卻堪比雄渾壯闊的電影大片。10月5日至9日,國家大劇院大型新編史詩京劇《赤壁》即將再度亮相歌劇院。在此前五輪近50場的演出當中,近10萬觀眾親身體驗了京劇《赤壁》的史詩氣質,此次,這部舞臺鴻篇將再度歸來,在梨園名家新秀出神入化的演繹中以更臻完美的姿態續寫新的傳奇。

銅雀興兵、舌戰群儒、結盟定計、泛舟借箭、備戰借風、火燒赤壁,六大精彩歷史截面重現了1800年前的三國烽煙,京劇《赤壁》既真實還原了經典戰役的歷史原貌,更用簡潔凝練的戲劇筆觸選取了這一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面,將硝煙戰火外的英雄義、兒女情和家國魂淋漓盡致地連環呈現。舞臺上的“赤壁之戰”更是繼承了傳統戲曲寫意、抒情的表現方式,從而讓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表現得收放自如、張弛有度,讓觀眾重溫三國志的同時,更感受到國粹藝術對於戰爭場面別具一格的呈現方式。

京劇《赤壁》匯聚了豪華的創作班底,蔡赴朝編劇,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副總導演張繼鋼擔綱導演,有著“京劇作曲第一人”之稱的朱紹玉作曲,于魁智、李勝素、孟廣祿、李宏圖等京劇名家以及張建峰、竇曉璇等新秀攜手出演。舞臺之上的曹操、諸葛亮、周瑜、魯肅、小喬等人物被演繹得俠骨柔情、盪氣迴腸。

此外,《赤壁》還營造出了一道華美、韻美、境美的神奇京劇景觀。寫意之處,一桌兩椅幾段唱、出將入相兩道門的傳統程式幻化在虛虛實實的舞臺上。而寫實方面,無論是“矢箭如蝗”營造的視覺衝擊,還是巨型戰船打造的“無敵艦隊”,抑或金碧輝煌的銅雀盛景、氣勢雄渾的“百面旌旗畫東風”,都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舞臺印象。而火燒赤壁一幕更是在臺上還原了火借風勢、赤焰千里、江面連成火海一片的磅薄景象。全劇180余套華服霓裳點綴在宏大的舞美景觀中,自成一景。此外,集合京劇各家流派之長的“舌戰群儒”聯套唱腔讓諸葛亮、周瑜、曹操各表胸懷,老生、小生、花臉同時開唱,旋律優美,韻味悠長。

在國內贏取了萬千口碑之後,京劇《赤壁》還于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的3月16日晚7點30分,成為了“世界的十字路口”紐約時代廣場八塊大螢幕上的主角。在納斯達克“頭上”的大螢幕中,曹操開始了他中氣十足的“演講”,45分鐘的“鑼鼓點”讓美國人揚起頭豎起耳體驗了一把中國國粹的味道。而紐約時代廣場上一次用八塊大螢幕同時報道一件新聞,還是前年11月關於美國總統大選進展的最新消息。這樣的禮遇對於中國戲曲的意義,無異於當年梅蘭芳大師的訪美之行。

上個月,21名8至12歲的孩子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成功複製了少兒版京劇《赤壁》。通過社會層層遴選出來的21名小演員個個都身懷絕技,他們不僅是同齡孩子眼中的藝術家,更是京劇藝術業已看到的未來新星。在眾多京劇大腕們親歷親為的輔導下,短短一個月時間裏,孩子們跨過了從學習唱腔、了解和熟悉人物、化粧、扮相直至登上舞臺等一個個門檻,最終為觀眾奉獻了一場與眾不同的少兒版《赤壁》,而這也是《赤壁》繼明星版、青春版之後的又一次重大創新。雖然是一齣不折不扣的“迷你版”,可一旦拉開架勢站定開唱,孩子們便將這些歷史人物演繹得入木三分、從容淡定。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