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人藝老藝術家 大覺寺內筆墨寄情曹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3 10:04:29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人藝老藝術家 大覺寺內筆墨寄情曹禺

人藝老藝術家昨以筆會紀念曹禺百年誕辰

雨後的大覺寺清雅濕潤,6月2日上午,幽靜的寺院中飄出了陣陣墨香,藍天野、鄭榕、蘇民、朱旭等人藝老藝術家筆墨寄情,以筆會的形式拉開了北京人藝紀念老院長曹禺誕辰百年系列活動的帷幕。參加筆會的均為人藝“學者型”藝術家的代表,能書善畫的深厚藝術學養不僅塑造了他們個個儒雅謙和的氣質,更為後人樹立了從藝者應觸類旁通的藝術境界。

“二十年前梅侍萍,遭遇投江幾輕生,老來豪門逢奇跡,雷雨幻夢一場空。”這是老藝術家鄭榕為自己所畫的曹禺代表作《雷雨》中的侍萍肖像題的詩,在這幅畫作的旁邊,是他為劇中繁漪和周萍兩人創作的畫,筆墨點染出的人物像極了近幾年正在上演的新版《雷雨》中的龔麗君和王斑兩位演員。藍天野與繪畫有著一段難以割捨的情緣,早年間曾向李苦禪和許麟廬兩位國畫大師潛心學畫,近些年淡出舞臺後又將這一技藝重新拾了起來。昨天他正在描繪一幅足有丈二匹名為《望斷天涯》的畫作,並不時與蘇民交流構圖及筆法。據介紹,該作品由藍天野、蘇民、鄭榕、朱旭、韓西宇、吳穹、鄢修民、孫峻峰、任禮、李玉華十位人藝老藝術家共同創作,雖然尚未完成,但題款已經確定為“曹禺院長誕辰100週年”。“我一半的生命與這個劇院緊緊聯繫在一起,我相信這個劇院將與祖國長存”,手腕上包裹著手絹的朱旭正在為自己剛剛寫就的這幅字蓋上印章“藝暇堂”,當被問及這三個字的含義時,朱旭笑著回答:“就是不演戲在家呆著的意思。”而手腕上的手絹則是因為老爺子急於把字練好而患了腱鞘炎。

專程來到大覺寺看望老藝術家的院長張和平表示,“北京人藝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劇院,這些老藝術家不僅活躍于舞臺,在書法繪畫上也有著很深的造詣。今年劇院的工作核心就是曹禺誕辰百年,他雖然已經故去了,但在劇院的殿堂中,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到他的存在。老藝術家們的心願是用筆墨抒發對老院長的緬懷,而筆會的形式本身也是一種傳承,為後人倡導了一種從藝者應多才多藝、觸類旁通的藝術境界。”據悉,這些作品將在適當的時候公開展出,而曹禺誕辰百年的紀念演出將於今年八九月間在國家大劇院和首都劇場陸續上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