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歌劇菜鳥修成鑒賞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2 14:11:47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歌劇誕生於17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薩,世界上第一部公認的歌劇是1607年由蒙特威爾第創作的《奧菲歐》。從此,歌劇以它獨特的魅力逐漸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音樂體裁。

歌劇往往被稱為“高雅藝術”的代名詞。常常有人説,外國歌劇實在是太難欣賞了,也常見到歌唱家們賣力演唱,聽者卻不知所云的尷尬局面。但事實上,歌劇藝術並不是高不可攀的。這門足有400多年曆史的藝術,融合了音樂、文學、戲劇、美術、舞蹈等多種藝術門類,可謂集舞臺藝術之大成,被稱為“舞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

要想看懂歌劇,其實也並不難。最好能在開演之前,做做功課。提前了解一下作品表達的內容、創作背景,以便了解劇情和人物關係。儘管很多演出都為觀眾精心準備了中文字幕,但因為舞臺藝術受時空限制,舞臺上呈現的藝術形象,稍縱即逝,所以熟知劇情是必須的功課,否則,顧此失彼,沒看到門道,也沒看到熱鬧。

在一部歌劇中,導演和指揮堪稱整個創作團隊的“核心靈魂”,導演負責把握整部作品的舞臺呈現,而指揮則對作品的音樂負責。也就是説,一個負責視覺,一個負責聽覺。兩者分工協作,共同打造一個作品。所以,在歌劇排練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兩個詞“戲劇排練”和“音樂排練”,這就分別是導演和指揮各自的工作時間。最終會有所謂的聯排,協調戲劇表演與音樂表達的關係。

此外,在歌劇欣賞中,我們可以看到多種藝術形態。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演唱。歌劇絕對屬於“不插電”的藝術,歌劇演出時,通常不用擴音設備,演員的音色沒有半點矯飾。中國古語有雲“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意在説明人的聲音才是最動聽的,遠比所有的樂器都動聽。這也是歌劇藝術非常吸引人的所在。

- 入門必讀

聽什麼,怎麼聽

唱:由咏嘆調和宣敘調組成。咏嘆調往往是情節上的小高潮,曲調優美,多是主要角色抒發內心感情的大段咏嘆,並成為一部歌劇的點睛之筆。而宣敘調則多是人物對話,用於交待情節的發展。

序曲:古代序曲的作用就是告訴看歌劇的觀眾演出快開始了。

重唱:就是幾個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緒和戲劇情節同時歌唱,兩個人同時唱的,叫二重唱;有時還會是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

好觀眾,五注意

- 觀眾須知

著裝:請觀眾儘量著正裝、晚裝出席,並不要選擇淺色服裝,以免分散臺上演員的注意力。

準時:這是欣賞歌劇的基本禮儀,如果遲到你會被“拒之門外”,錯過精彩瞬間,並只能在幕間進場。

安靜:雖然古代觀眾會一邊吃東西一邊欣賞演出,並不時竊竊私語,但隨著劇場禮儀和文明的進步,還是不要打擾別的觀眾。同時,表演過程中的掌聲被視為“大逆不道”。只有在一種寧靜、舒適的劇場裏,演出人員和觀眾才能融為一體。

鼓掌:一般來説,精彩的咏嘆調之後,如果觀眾覺得過癮,都會拼命鼓掌並大喊“Bravo”!演員們都非常喜歡聽到觀眾的這種熱情、肯定的歡呼。

謝幕:當一幕結束,如果觀眾掌聲足夠熱烈,主要演員會從幕後出來向觀眾致意。而當整部歌劇落下帷幕,持續而熱烈的掌聲甚至能長達半小時。所以,如果覺得這部歌劇很打動人,觀眾可以在演出結束時盡情鼓掌和歡呼。

最後,請謹記,重要的人物總是在最後出現,對演出滿意的觀眾請不要吝嗇掌聲,把主角請上來。而且樂池裏的指揮也會被拉上舞臺與觀眾見面。在整場演出中,他都是背朝著你。只有此刻,觀眾才能看到指揮們的廬山真面目。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