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批評家年會的説明——致賈方舟先生

時間:2011-11-01 11:11:02 | 來源:雅昌藝術網專稿

資訊>聲音>

2011年10月28日賈方舟先生在藝術國際發表“‘2011年第五屆批評家年會’籌備情況告白”一文,其中提到“但近兩天,微網志又在傳王林先生對本次年會誤解的話”,還提到“王林和呂澎都是我所欣賞的批評家,他們都是非常活躍並卓有成就的批評家,對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們在學術上交鋒、論戰,各持己見都在正常的學術範圍,大家耳聞目睹,心中都有數。批評家年會的目的本在為促進批評家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共同反省批評本身存在的問題。如果在這件事情上生出誤會和看法,也應以相互諒解的態度積極溝通,以使我們大家都來為這個公共平臺添磚加瓦,讓它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理想和初衷。”對此,我覺得我應該做出説明。

我還未上微網志,到現在為止,只找過我的研究生用他的微網志上傳過一條資訊,就是紀念鄒躍進先生的輓聯。微網志上説“王林拒絕參加批評家年會,怒斥批評家年會自欺欺人”這樣的話,與我無關。我接受訪談時所説的話,茲引如下,以正視聽:

首先,要説明的是賈先生提到匿名信,我的態度與賈先生相同,凡匿名均置之不理。但賈先生似乎不應把匿名信和提及我視頻談話時放在文章前後關係上,並用“但”、“又”這些詞連接起來。為此我鄭重申明,我從來不用匿名方式發表意見,更不用説批評意見。

其次,賈先生在告白籌備情況時漏掉了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呂澎同意出錢後派魯明軍來京談判,並提出了數條具體要求。賈先生專文告白對此不談,反而是很容易引起“誤會”的。比如我就不明白——

① 年會為什麼要改變規則,把已確定的輪值主席皮道堅換為呂澎?

賈先生解釋如下:“按照我們年會章程規定,為方便工作,出資方要指定一人擔任組委會副主任。但現在出資人是批評家,所以我個人意見,以呂澎的學術資格可以直接主持這屆年會,”“我們不能只讓呂澎出資而不給他一個名分,何況他也是年會學術委員,有資格出任輪值主席。”

賈先生的個人承擔的確令人佩服。但第一,呂澎不是出資人,雙年展是成都市政府花的錢;第二,呂澎擔任副主任、學術委員甚或作為會議學術主持並非就沒有名分。很顯然,是因為“不能只讓呂澎出資而不給他一個(輪值主席的)名分”。也就是説,呂澎擔任輪值主席是因為他“出資”。誰出資誰就擔任輪值主席,這決非年會章程的規定,也恐怕不是賈先生的“個人意見”吧?

② 年會為什麼不再採取輪值主席通過學術主持確定研討會主題的做法,而要將呂澎策劃的雙年展研討主題加諸年會作為主題(這個主題本身有無意義以及研討成果如何,不是這裡的問題)?

賈先生在告白中已説了這是呂澎的意見:“反正雙年展也要安排批評家過來,我們可以把兩個年會合起來開。”對合起來開的結果,賈先生説道:“不少人覺得這屆年會由於兩會合併而使年會自身的問題得不到呈現”。而對年會自身的問題,賈先生説得很清楚:“批評家年會的目的本在為促進批評家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共同反省批評本身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得不到呈現,年會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何在?至於為什麼得不到呈現,不就是呂澎以成都雙年展名義“出錢”(這很好,值得肯定)——換取自己擔任年會“輪值主席”(這不好,應該質疑)——“把自己早就策劃的成都雙年展研討主題加之於批評家年會”(這更不好,必須反省)這樣一個結果嗎?

所以,我並沒有如賈先生所説“誤解”本次年會,但我理解賈方舟先生為此所作的“告白”,並感謝賈先生對我和呂澎之間關係的看法。

順便説,我不出席今年批評家年會,不等於我不出席以後的批評家年會。作為年會發起人之一,我在視頻訪談中談了三點建設性的個人意見,也是希望批評家年會“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理念和初衷”,而不是越來越遠。唯一的問題是,今年的批評家年會是“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理念和初衷”,還是與“越來越接近”相反或不相關呢?

2011年10月31日

2011“第五屆批評家年會”籌備情況告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