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無論中外,每一座帝王陵墓的發現,都為人們解開歷史的密碼,都會引起舉世的轟動。然而雲南大理地區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地方王朝大理國,卻成了迄今為止沒有發現王陵所在的古王朝。大理國究竟有沒有王陵?如果有,又在哪?這是神秘古國留下的千古懸案,吸引著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們為它殫精竭慮、苦苦追尋。
近期發現的明代野史《淮城夜語》一書殘卷中,對南詔、大理國王陵之事有316字的記述,可供參考。南詔後期,大臣鄭買嗣忘恩負義起兵謀反篡位,殺害了第13代國主舜化貞,推翻了南詔國,接著大開殺戒,殘忍地滅絕蒙氏皇室家族800余口于首都五華樓下。不久,又大逆不道挖掘歷代南詔王陵,取走地宮隨葬物品,將遺體全部焚燒,再拋屍于滾滾波濤的滄瀾江水之中。
元末明初,有人曾親作考證。眾人發現了深藏于山巒之中的數十座古墓遺坑,墓室皆已被掘盜過,只留下規模巨大的土洞深坑人工痕跡。推斷當為歷代南詔國王及嬪妃皇族陵寢之所,為鄭買嗣及其黨羽所為。天怒人怨,轉眼間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三朝如走馬燈般灰飛煙滅,段氏繼承南詔疆土改國號大理。鋻於前朝王陵劫難,自此不再興建王陵地宮。上至國王下至達官,死後一律仿傚佛教之僧人涅槃,遺體火化,收骨殖保存于崇聖寺三塔地宮。
明朝初年,段氏後人不再受寵,由於擔心其先祖遺骨再遭劫掠,將歷代國王遺骸遺物從地宮取出,轉移藏匿于觀音山佛光寨山洞中安歇供奉。
《淮城夜語》是迄今為止唯一見到的明確記載大理王陵葬事的古籍。關於大理國王后事,遺體火化存放地宮,明初又移藏于山洞之中,一時難以證實。除《淮城夜語》外,現今雲南大理州一帶有關王陵事的民間傳説亦不少,有的説葬于莽莽的蒼山上,有的説秘葬在浩瀚的洱海中,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2001年,政府曾組織文史、考古、地質單位有關人員組成的王陵考古隊。他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以今天巍山縣、劍川縣、大理市、彌渡縣為重點,在全市轄區屬縣內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察、發掘、調研、民訪。歷時半年的考察發掘中,考古隊員們攜帶現代化探測儀器、陸續出土了一批批珍貴的青銅器、鐵器、陶瓷、瓦當,但是,有關歷代大理國王陵遺址的下落仍無蛛絲馬跡,考古隊整理上報的一期期工作簡報上,王陵遺址之謎始終沒有質的突破……
儘管如此,探究大理國王陵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歇,亙古的秘密終待人們去揭開。也許當這個千古之謎破解之時,也會像1974年在陜西省臨潼縣發現秦始皇陵陪葬兵馬俑一樣轟動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