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第一部分:第一批畫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15 17:32:33 |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1472年夏,20歲的列奧納多註冊成為佛羅倫薩畫家組成的協會——“聖路加公會”的會員。協會的帳簿上稱其是“列奧納多·迪·塞爾·皮耶羅?達?芬奇畫家”,他總共交了32索爾多的入會費,其中16索爾多作為每年的捐款,從1472年7月1日開始按月分期支付,10索爾多用於公會每年10月18日慶祝聖路加節的經費。聖路加曾畫過聖母瑪利亞畫像,他是畫家的守護神。與列奧納多同一年註冊登記的畫家還有韋羅基奧、波提切利、佩魯吉諾、多梅尼科·吉蘭達約、波萊沃洛兄弟和菲利波?利比。這一批人是15世紀70年代早期佛羅倫薩畫界的精英。

         “聖路加公會”創建於14世紀中期,這個組織比較鬆散,畫家不分畫派皆可入會。錫耶納和米蘭也設有分會場,後來巴黎、羅馬和倫敦都相繼建立了分支機構。(倫敦那家名叫“聖路加俱樂部”,也叫“大師俱樂部”,是由安東尼?范戴克于1638年創辦的,俱樂部的活動主要在艦隊街的玫瑰酒店裏進行。)最早的佛羅倫薩的“聖路加公會”帶有幾分宗教色彩,但基本上還是藝術家的“俱樂部”,氣氛也自然是輕鬆熱鬧。它與畫家行會——“美第奇藥商行會”是性質不同的兩個組織,它們只是具有一些相同的行會功能而已。“聖路加公會”的許多會員也同樣隸屬於這家行會,但這並非強制性的,比如菲利波?利比的名字出現在“聖路加公會”1472年的登記簿上,他那時大約剛滿15歲,年紀尚小,因此還不能加入畫家行會。實際上,畫家行會對會員管理不善,日趨衰落,因此許多藝術家都不願入會。畫家行會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藝術家們總是跑到各地尋求贊助。行會都有非常排外的地方勢力,而藝術卻日益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市場。我們不清楚列奧納多是否也是“美第奇藥商行會”的會員,因為該行會的記錄只是一些片斷而已,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入過此會。

         “聖路加公會”留下的資料也並不完整,但現存的資料顯示那些畫家竟然是在同一年入會的,對此我們也不清楚為什麼。也許該協會早期的活動曾一度中斷過。然而,列奧納多在該協會的記帳簿中的出現卻是他藝術生涯中一件籠罩在陰影中的事情:直到1472年6月,他還不過是個實習畫匠。

         這一時期,列奧納多都獨立創作過哪些畫呢?關於這個問題存在多種可能性(這裡我們不考慮他參與製作的那幅韋羅基奧畫的《多比亞司與天使》,他畫的部分雖然生動傳神,但只是畫的局部而已),其中最確定無疑的就是《天使報喜》,現藏于烏菲奇美術館。該畫很可能是為奧利韋托山上的聖巴爾托洛梅奧修道院所作,這個修道院位於佛羅倫薩西南方的山丘間。根據最早的文字記載,18世紀末之前此畫肯定是放在那裏。1867年,烏菲奇美術館將其購入館中。畫板背後的標簽表明,之前畫是挂在聖巴爾托洛梅奧修道院的聖器室裏。整幅畫呈長方形,這個形狀告訴我們它可能是放在聖器室的傢具上面,因為朱利亞?達?邁亞諾畫過一幅與之尺寸相倣的細木鑲嵌圖《天使報喜》,該畫就挂在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北聖器室裏。1472年,聖巴爾托洛梅奧修道院的部分房子被重新裝飾過,米凱洛奇建造的大門上就標有這個日期,也許此畫就是修道院為重新裝修之用而委託列奧納多畫的。如今,昔日的修道院已改建成軍用醫院。

         在遷入烏菲奇美術館之前,這幅畫被認為是出自多梅尼科?吉蘭達約之手。是烏菲奇美術館1869年的目錄最早將其歸為列奧納多的作品。如今人們幾乎已經普遍接受了這個説法,但其中仍然有一兩個疑點需要澄清。其中一個疑點是這幅作品的風格很難與列奧納多的風格聯繫起來。這是列奧納多年輕時的作品,仍明顯帶有韋羅基奧作坊裏採用的形式與技巧的影子。大衛?A?布朗頗為中肯地評論道:“這幅《天使報喜》一方面構思新穎,富有詩情,另一方面也有模倣的痕跡和明顯的瑕疵,它出自一個才華橫溢、同時又稍顯稚嫩的藝術家之手。”模倣的痕跡明顯表現在瑪利亞臉部的刻畫和色彩的搭配上;還有她舉起的一隻小指,帶有典型的韋羅基奧的風格;畫中修飾華麗的誦經臺則是模倣韋羅基奧完成于1472年的聖洛倫佐教堂的美第奇石棺。此畫的瑕疵主要表現在對透視學的運用上。舉例説明,右邊的柏樹似乎與其他柏樹同處在一個平面上,但是按照這個思路再仔細看圖的話,右邊柏樹旁邊向後延伸的墻竟難以置信地變長許多。更為嚴重的是,瑪利亞與誦經臺之間的空間關係並不符合邏輯。若由底座向上看去,誦經臺與瑪利亞相比離觀者更近,但如果從她的右手向下看的話,誦經臺則要離觀者遠一些。這種空間距離的不確定性致使聖母的右胳膊竟被拉長了。兩處結構性的錯誤都出現在畫的右側。而畫的左側——包括天使、花園、遠處延伸的風景——似乎要比右側更為豐富飽滿,技巧更顯嫺熟。人們一直猜測,畫的左右兩邊可能不是同時繪製完成的。整體而言,此畫模倣痕跡太重,顯得有些拘謹、呆板。其過人之處在於天使表現出的陽剛之美和馬丁?凱普所謂的對細節的“近視般的關注”。

         “天使報喜”是文藝復興藝術中常出現的繪畫題材之一,幾乎每位稍有名氣的畫家都嘗試過這個題材。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天使加百列來到年輕的瑪利亞面前,告訴她即將産下耶穌基督,成為聖母的故事(《路加福音》,26-38)。評論家和牧師對這個主題進行過各種各樣的詮釋,力圖説明路加口述中所列舉的瑪利亞的五大“品質”,即“憂慮”(“她倍感煩惱”)、“沉思”(她“想知道天使這種致敬是什麼意思”)、“疑問”(“這怎麼可能,我跟一個男人都不熟?”)、“服從”(“快瞧上帝的這個女僕”)和“身價”(描述了天使走後她身份的提升)。不同的“天使報喜圖”所要表現的瑪利亞品質的側重點也不同。菲利波?利比的《天使報喜》(藏于聖洛倫佐教堂)清楚地表現了瑪利亞的“憂慮”,波提切利的《天使報喜》(藏于烏菲奇美術館)也表現了這一品質(列奧納多批評過畫中聖母的姿勢過於誇張,換句話説,瑪利亞太過憂慮了);而安吉利科修士的《天使報喜》(藏于聖馬可修道院)則著重表現了聖母的“謙卑”。這些作品表現了神學與作坊的繪畫之間存在著一種頗有趣味的關係。但列奧納多的《天使報喜》則似乎不是那麼容易定性。畫中瑪利亞舉起的左手錶明她心裏有些憂慮,而她那張柔滑、表情木然的臉卻表明她想要表現得“謙卑”。這裡隱約表現出列奧納多的心理因素或精神領域的活動,他在《最後的晚餐》和《聖安娜與聖母子》等成熟作品中都企圖表現這一點。我們感到這個故事並沒有展現在我們面前,畫圖的前前後後都有一些故事秘而不宣。這一點同樣也是由那只有問題的右手傳達給我們的:瑪利亞就要用右手翻開書的那一霎,天使駕臨面前。這使這則原型故事帶有了某種唐突的意味:天使的突然來訪打擾了瑪利亞的生活。


         那本書本身就是“天使報喜”這個題材的一個傳統象徵:在産下基督之前,瑪利亞正在讀《 舊約全書 》中一部“先知書”。書上的字好像是“希伯來文”,卻顯得有些淩亂,滿是字母的胡亂組合,沒有什麼意義。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看到其中有一行寫著“mnopq”。作品前景中生長繁茂的春天的鮮花和青草也同樣是該題材中常會出現的景物。天使報喜節發生在3月25日,這個節日常常會跟春天聯繫起來(在《聖經》中,發生天使報喜的地點是拿撒勒,該城在希伯來語中是“鮮花”的意思)。天使手中的百合花也恰恰反映了這個節日,百合花在佛羅倫薩藝術作品中常會出現,佛羅倫薩的盾形紋章上就雕著百合花。從某種意義上説,列奧納多對這個主題顯然表現得並不合乎傳統標準。羅伯托?卡拉喬洛牧師曾稱畫家“可以隨意給天使加上翅膀,以表明自己凡事都走在別人前面”,但似乎天使身上有翅膀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列奧納多給天使添上了一對短而有力的翅膀,一對真正的鳥的翅膀,但後來一個無名氏卻狠心地將這對翅膀加長了。加長的部分是用灰暗的栗色顏料塗抹在顏色較深的風景的平面上,後來涂加的顏料的痕跡如今仍依稀可見。

         在15世紀70年代早期韋羅基奧作坊出品的形形色色的聖母子作品中,有一幅極有可能是出自列奧納多之手。它就是《手持康乃馨的聖母》,現藏于慕尼黑美術館。畫中的聖母帶有韋羅基奧作坊的特點——蒼白的、北歐人式的臉;金黃色的鬈發;雙眼望著下方。她與列奧納多的《天使報喜》中的聖母有幾分相似。她們穿了一模一樣的暗藍色的衣服,襯以紅色的衣袖,兩人身上還披著毫無二致的金色斗篷。聖母身上似乎發出黃寶石光澤的胸針在列奧納多後來作品中經常出現,比如《伯努斯聖母》和《岩間聖母》。也許,最能反映個人特色的地方是聖母身後穿過涼廊的風景,那是一排崎嶇不平、犬牙交錯、怪石嶙峋的山峰,這個風景與其他作坊作品中有些呆板的托斯卡納的風景大不一樣,這一特點也出現在列奧納多日後的作品中,如《 聖母與卷線軸 》、《 聖安娜 》和《 蒙娜麗莎 》。

         此畫前景中擺著一瓶花,聖母的肘部幾乎就要碰到花瓶。這瓶花證明該畫就是瓦薩裏在講述列奧納多的時候所提到的一幅“十分精美的”聖母圖,聖母旁邊放著“裝滿水的卡拉伕瓶(caraffa),瓶裏插著幾朵鮮花”。畫中的大肚玻璃瓶就是一個“卡拉伕瓶”。瓦薩裏對這幅作品恭維有加,稱讚花上的“滴滴露珠畫得惟妙惟肖,比實物還要逼真幾分”。然而,如今這幅畫已有些破舊,讓瓦薩裏叫絕的那些露珠已經不見蹤影。瓦薩裏篤定該畫就是列奧納多的作品,歸作列奧納多跟韋羅基奧學徒時期的作品。他還説該畫後來被教皇克萊門特七世收藏。克萊門特是洛倫佐弟弟朱利亞諾?德?美第奇的私生子。朱利亞諾是韋羅基奧的贊助人之一,很有可能該畫的委託人就是朱利亞諾。肯尼斯?克拉克認為此畫“毫無美感”,但他相信它肯定是列奧納多的作品,稱其“具有尚不成熟的天才的不討人喜歡的活力”。

         畫中列奧納多風格的特點、與《天使報喜》的相似性,以及瓦薩裏將之歸為列奧納多的作品,這些因素共同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手持康乃馨的聖母》是列奧納多15世紀70年代早期的作品。另一幅帶有韋羅基奧風格的聖母子畫像也曾被認為是列奧納多的作品,它就是《石榴聖母》(藏于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又名《德雷福斯聖母》,“德雷福斯”是早先收藏此畫的人的名字。此畫給人一種十分甜蜜的感覺,但是畫中沒有一個地方能與列奧納多聯繫起來。克拉克認為它是洛倫佐?迪?克雷迪早期的作品,而該畫線條柔和,輪廓飽滿,不禁讓人想起利比,並再次體現了波提切利對韋羅基奧風格形成的影響。

         韋羅基奧與列奧納多合力創作的《基督受洗》也是出自這一時期,此畫充滿戲劇性,現藏于烏菲齊美術館。它是專門為聖薩爾韋教堂繪製,韋羅基奧的哥哥西莫內?迪?喬內當時是那裏的修道院院長,他也許為韋羅基奧拿到這份訂單起到了一臂之力。瓦薩裏稱之是韋羅基奧一生中畫的最後一幅畫:

         在安德烈亞繪製的聖約翰為基督行洗禮的木板畫中,列奧納多畫了一個捧托長袍的天使。儘管他乳臭未幹,可是那天使畫得比安德烈亞的人物要好得多。安德烈亞從此封筆,一個孩子竟然比他畫得好,他好似受到了奇恥大辱。

         這個故事不夠嚴謹,其真實性令人生疑。該畫完成之時,列奧納多可能已經21歲了,已不再是個“孩子”。可以肯定的是,除天使之外,背景深處帶有朦朧之感的風景畫也是出自列奧納多之手,因為畫左邊的風景與列奧納多的素描《雪中聖母》(藏于烏菲齊美術館)中的風景如出一轍。此外這幅素描創作于1473年8月5日,這跟《基督受洗》的創作時間也相差不大。

         人們大都持有下面這個觀點:列奧納多畫的跪著的天使是《基督受洗》中最精彩的部分,遠遠超越了老師的水準。這一觀點首先是瓦薩裏提出來,後來不斷被人添油加醋,但筆者對這種觀點不能茍同。這種觀點完全是出於對列奧納多的個人崇拜。韋羅基奧畫的兩個主要人物都帶有鮮明的特點——施洗者身體消瘦卻又堅忍不拔,基督則顯得謙恭,有些平庸(基督的臉形是借鑒了荷蘭畫派的畫風,韋羅基奧畫的各種金髮聖母圖也受到了這個畫派的影響)。我也同樣驚訝于基督雙腳之美麗不俗,仿佛是憑藉施洗河的折光映透出來的,或者畫中流過他雙腳的是一條小溪,淌過鋪滿紅褐色石頭的河床。誠然,列奧納多筆下的天使畫得非常精緻,一頭金色的鬈發和他機警的動作不禁讓人稱絕。在表現線條和動作方面,他細緻入微,這一點已經遠在韋羅基奧之上,因為韋羅基奧還是用製作雕塑那一套來塑造人物。(畫中施洗者的形象與他為奧爾桑米開萊教堂創作的基督銅像十分相似。)但在表現人性、悲劇性的暗示,以及偉大力量受到極大考驗的感覺方面,韋羅基奧還是在列奧納多之上。韋羅基奧畫的人物形象雖然缺乏技巧,但必須承認他所表現的場面充滿了震撼力。此外,列奧納多的天使似乎是光彩照人,但缺乏一定的深度,可以看作是一位年輕藝術家合格的畢業論文。

下一頁第二部分:龍上一頁第一部分:與動物交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放飛的心靈:達·芬奇傳》
· 第一部分:來到世上
· 第一部分:達·芬奇家族
· 第一部分:卡泰麗娜
· 第一部分:“最初的記憶”
· 第一部分:與動物交流
· 第一部分:第一批畫作
· 第二部分:龍
· 第二部分:“薩爾塔雷利事件”
· 第二部分:索羅阿斯特羅
· 第二部分:《聖哲羅姆》與獅子
· 第二部分:《博士來拜》
· 第二部分:《岩間聖母》
· 第三部分:逃跑的方式
· 第三部分:“摩爾人”的情婦
· 第三部分:維特魯威人
· 第三部分:“論光和影”
· 第三部分:小魔鬼
· 第三部分:繪製《最後的晚餐》
· 第四部分:麗莎女士
· 第四部分:米開朗基羅
· 第四部分:兄弟交惡
· 第四部分:解剖
· 第四部分:藝術家六十歲時的肖像
· 第四部分:紅衣主教的召喚
· 第四部分:偉大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