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8 13:24:42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徐 漣:讓藝術研究回歸藝術自身

要想對當代藝術進行嚴肅、認真的探討,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確定藝術研究的基本範圍。無論當代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原有語境當中的初始意義是什麼,在今天,當代藝術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概念,這使得其中蘊含著構成新時代、新世界的新框架,也意味著我們可以用當代藝術作為一種切入當下的認識方式,去感知、去把握、去厘清我們所身處的世界。實際上,當代藝術已經全面介入生活,早已經遠離了藝術原有的內涵和外延,這就需要我們用更深入的理論研究重新梳理和命名。對它的研究應不拘囿于原有的藝術概念,而是隨著時代演進而大大拓展藝術研究的領域,涉及到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生態學等方方面面,這樣的學科交叉和跨界融合,甚至很有可能産生新的學科分支。

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回到藝術概念當中,或者説回到基本被認定的藝術的內涵和外延、並且適當擴充的概念中來,通過相對界定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使藝術外延相對縮小和穩定,從而回到藝術可以進行研究、可以進行對話的平臺上來,這才能使我們下一步的討論成為可能。

第二,當代藝術與當代性。如果把當代藝術認定為西方語境中的當代藝術,那它當然是有確切所指,即以裝置、多媒體、行為等形式進行,以觀念為主要表達方式。因此,為了與西方當代藝術概念作一區分,我以為“當代中國藝術”的概念可能更為實際。在某些場合我們把當代藝術作為一個西方概念來使用,但是在更多的場合我們使用的是當代中國藝術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時間概念在使用,是指當下正在發生的各種藝術創作的形式,當然也包括中國大量的學院、畫院、美協等體制內藝術家的創作。

作為西方藝術演進過程當中的一個階段,當代藝術並不需要我們去頂禮膜拜,但我們需要做的,是使我們的藝術創作具有與時代同行的“當代性”。重要的不在於用何種形式來表達,而在於這種形式能否表達出今天的感受,表達是否真誠,表達是否成功,表達的深度如何。 因此,我們可以把當代性作為衡量藝術的標準,而非以多媒體、高科技的形態作為區分藝術高下的手段。

第三,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藝術家和理論評論家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國人也要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相信我們自己的藝術家能夠真正創造屬於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藝術。中國已經以自己的社會實踐證實了不必走西方的道路,我們有自己成功的道路,那麼,在藝術發展的道路上,我們當然也有自己的方式。我們有我們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我們也有我們今天的深刻理解。特別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藝術不僅是世界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且是可以提供給世界的有價值的新的選擇——我們對於世界的感受、認知、表達,對於解決我們今天共同面臨的問題,可以提供有價值的、獨特的視角和幫助。

在這樣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們的藝術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去感受生活,去開啟想像,去抒發性靈,去實現夢想,去共同探尋藝術的真諦。同樣,讓藝術研究也回歸藝術自身,藝術的永恒價值將再次呈現。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