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歸來 呈現“廢墟之殤”

時間:2013-04-27 23:59:56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展評>

【視頻】威尼斯雙年展歸來 應天齊呈現“廢墟之殤”

《囚》局部

【藝術中國 訊】4月27日,在應天齊結束了201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個展《世紀遺痕與未來空間》之後,其回國後的第一次個展“廢墟之殤”在798亞洲藝術中心開幕。展覽以綜合材料繪畫、影像、裝置等多種媒介作品再現了藝術家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的表現,並全面、立體地呈現了他對廢墟文化和城市建築遺産題材的持續關注和探索。

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共同基礎 Common Ground”為主題,于2012年8月29日至11月25日在威尼斯大運河畔“本博宮”舉行。應天齊以“世紀遺痕”系列作品為主題受邀參展,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對中國現代化進程及其問題的反思。“如何在新的、陌生的文化環境中與全球的觀眾互動,藝術家與環境必不可少地會發生一個互相改造的過程。應天齊的藝術創作關注傳統、切入社會現實、關心建築,而威尼斯的展覽場地本博宮恰是一個有深厚歷史感的傳統建築,這本身便搭建了一種內在的關聯和共通的語境,使溝通和互動成為可能,”當時展覽的中方策展人王林在今天的開幕現場説道。

裝置作品《囚》

影像作品《藝術家應天齊自訴》

日記裝置

此次“廢墟之殤”除延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呈現外,應天齊也為此次歸來展創作了全新“日記裝置”及材料繪畫作品。其裝置作品或用方塊化整合方式,以象徵千篇一律的中國城市建設;或對環境現場進行異化處理,以揭示社會文化的真實,比如展覽現場一件裝置作品《囚》:巨大的、形似城市的鐵籠內放置諸多廢棄的生活用品,包括書桌、沙發、門窗等,其中播放應天齊老家安徽蕪湖古城的生活舊景視頻,寓意“被鋼筋水泥囚禁的生活詩意”,其作品揭示了中國當代文化所面臨的困境。其影像作品《藝術家應天齊自訴》通過藝術家面對鏡頭親述古城改造方案從提案到破産的過程,為觀眾呈現了“人為廢墟”的産生過程。這種影像媒介的表達簡單、直接,傳遞了藝術家以藝術介入現實的無奈。當代藝術無法切實地解決問題,卻可以通過對現實的介入關注反襯自身的張力,將社會問題消化在藝術語言內部,最終“反擊”回社會,引發公眾的思考。

《黑室》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彭鋒對此闡釋:“應天齊曾經親自參與到蕪湖的舊城改造項目之中,但是面對一地雞毛的現實,藝術家的理想註定無法實現。具有悠久文化積澱的蕪湖古城,如今成了無法收拾的爛攤子。蕪湖古城廢墟,與今天中國大地上的其他廢墟一樣,都既不是由戰爭造成的,也不是由自然災害造成的……,沒有戰爭,但創傷有甚于戰爭;沒有災害,但災難甚于災害。在中國經濟和平崛起的同時,中國文化和生態環境也在和平趴下。這種和平時代的戰敗,對於像應天齊這樣有自覺文化意識的藝術家來説,不啻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哭泣的墻

《哭泣的墻》是應天齊2013年的全新材料繪畫作品,作品中中國古代傳統水墨、山水畫的情境內含在畫面的紋路和形式語言中,作者在繪畫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悲愴與緬懷的情緒溢於言表,也同樣籠罩在其他作品中。中國正在不可避免、不可逆轉的走向現代化,但在此一過程中,中國人和中國文化何以能夠“在否定中保持住自己”(黑格爾),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而問題意識乃是藝術家切入當代的關鍵。

研討會現場

所有的建築終有一天都會成為廢墟,這是建築的宿命,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它們終有一天會消失而不去竭盡所能地予以保護。對城市發展與文化遺存的保護這一命題的關注,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作為建築師的梁思成與林徽因便已身體力行。而今天,如何對待我們的文化遺産,藝術家通過他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空間。

展覽將持續至5月26日。(記者 臺馨遙)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